別名 | 肥豬草 |
漢語拼音 | shu she c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蕁麻科植物隆脈冷水花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草本,高15-30cm,帶紫紅色。根狀莖匍匐。莖多分枝,有棱,近方形。單葉對生,大小不等;葉柄長0.5-2.5cm;托葉三角形,長約2mm;葉片生于莖的頂端,薄革質(zhì),橢圓形、卵形或披針形,長1.5-4cm,寬1-2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圓齒狀鋸齒,鋸齒具銳尖頭,兩面無毛,上面淡綠色,下面紫紅色,基出脈3條,其側(cè)生的2條消失于中部,在上面顯著隆起,側(cè)脈不明顯,鐘乳體條形,在葉下面近葉緣處較明顯。雌雄同株或異株;雄花序聚傘狀,具長總梗,與葉近等長;雌花序近頭狀,具短總梗;雄花近無梗,直徑約2mm,花被片4, 合生至中部,倒卵形,先端驟尖,常稍外卷,雄蕊4,退化雌蕊小,圓錐狀;雌花小,長約0.5mm,花被片3,不等大,子房偏斜。瘦果寬卵形,偏斜,成熟時被點狀突起;ㄆ4-9月,果期6-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000-1600m的林下陰濕處。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祛瘀止痛;解毒斂瘡 |
功效分類 | 溫里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燒傷 燙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用于陰寒腹痛,燒燙傷。 |
考證 | 始載于《四川峨眉山藥植志》。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Pilea lomatogramma Hand.- Mazz |
科屬分類 | 蕁麻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