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者,血氣經(jīng)隧合而成名者也。非血則不充,非氣則不行,非經(jīng)隧則散漫而不就軌。以經(jīng)隧乃脈之道路,猶水之有渠。人身無處非血,無處非氣,如地無處非水,而必注于江河,乃有其流動可見,故診脈必于經(jīng)隧也。人身血脈流行之路,大者為經(jīng),小者為絡,經(jīng)如正河,絡如支河,但有其外見之處,即皆可診。
《內(nèi)經(jīng)》分三部九候。(出《素問·三部九候論》。)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當頷厭之分,足少陽膽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頭角之氣。
上部人,耳前之動脈,(即和 之分,手少陽三焦經(jīng)脈所行。)以候耳目之氣。
上部地,兩頰之動脈,(即地倉、大迎之分,足陽明胃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口齒之氣。
中部天,手太陰也,(即寸口,肺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肺。
中部人,手少陰也,(即神門,心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心。
中部地,手陽明也,(即合谷,大腸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胸中之氣。
下部天,足厥陰也,(氣沖下三寸,五里之動脈,肝經(jīng)脈氣所行。臥而取之,女子取大沖,在足大指本節(jié)后二寸陷中。)以候肝。
下部人,足太陰也,(魚腹上越筋間,箕門之動脈,沉取乃得之,脾經(jīng)脈氣所行也。若候胃氣者,當取足跗上之沖陽。)以候脾胃之氣。
下部地,足少陰也,(即太溪,腎經(jīng)脈氣所行。)以候腎。
按上部以候頭,則下部以候足可知。以本臟之經(jīng)脈候本臟,則亦以本腑之經(jīng)脈候本腑可知。古人多以互文見意,當善會之。再按臟腑經(jīng)脈共十二,以止九候,故遺手太陽小腸,手厥陰心包,足太陽膀胱三經(jīng),不知當診何處。又胃經(jīng)之人迎與寸口并診,而不列九候之中,皆不可曉,此后人之所棄而不講也。
(寸口即氣口,內(nèi)分寸、關、尺三部,解見下文。)
《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尺內(nèi)(即尺部)兩旁,則季脅也。(季脅,小肋也。尺部所主臟腑,其于身之兩旁,則當季脅。蓋肝候于關而主脅,則腎候于尺,當主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外,謂浮也。)里以候腹。(里,謂沉也。下文內(nèi)外仿此。)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中,即關部也。)左(左關)外以候肝,內(nèi)以候膈,(胸之下、腹之上為膈。)右(右關)外以候胃,內(nèi)以候脾。上附上,(言附中部之上而居上,即寸部也。)右(右寸)外以候肺,內(nèi)以候胸中,左(左寸)外以候心,內(nèi)以候膻中。(即心包,在兩乳間,謂之氣海。按心、肺、肝、腎,臟也,反候于外,胸中、膻中、膈、腹,包里此藏者也,反候于內(nèi),恐傳寫之誤,當以胃外脾內(nèi)例之,易其位為是。)前(寸也)以候前,(前,身面。)后(尺也)以候后,(后,身背。此分候身之面、背,下文分候身之上、下,皆就軀體言,與上文分候臟腑對講。)上竟上者,(竟,盡也。)胸喉中事也,(頭面可推。)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脛足中事也。(言寸不獨候胸,尺不獨候腹也。)
按《內(nèi)經(jīng)》謂脈皆伏行于分肉之間,深不可見,所常見者皆絡脈。惟手太陰肺經(jīng)脈外見于寸口,此其獨診寸口之故也。后人宗此,皆惟寸口是求。而古之診分三部九候者,不復講矣。
所謂寸口者,合寸關尺而為名者也。何謂寸關尺?曰∶自手肘中橫紋,至魚際橫絞,得一尺一寸,所取診者,止長一寸九分,前不及魚際橫紋一分,后不及肘中橫紋九寸,古人于此一寸九分,分為三部。下部在一尺之內(nèi),故名為尺;上部在一寸之內(nèi),故名為寸;中部為上下交界之處,陰陽出入之所,故名之曰關也。寸口又名氣口,何也?以此為肺經(jīng)肺,肺為氣主,故曰氣口,又曰脈口。問∶人身有臟有腑,此獨候五臟,而六腑止候胃,何也?曰∶《內(nèi)經(jīng)》原以人迎候陽,以氣口候陰,腑陽臟陰,此五臟所以候于氣口也。而兼候胃者,則以五臟皆稟氣于胃,五臟之氣不能自致于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故胃氣當并察也。
問∶膽、膀胱、大小腸、命門、三焦諸腑,當候何處?曰《內(nèi)經(jīng)》無明文,故后人之論不一。有謂小腸與心為表里,從心候于左寸,大腸與肺為表里,從肺候于右寸者。(此《難經(jīng)》之說,非出高陽生也。)有謂小腸候于左尺,大腸候于右尺者。又有謂小腸為丙火,當從命門之火候于右尺,大腸屬庚金,母隱子胎,當從左腎之水候于左尺。三說不同,今人多從后二說。以大小腸在腹中,位居至下,經(jīng)言尺內(nèi)以候腹,應候之于尺,不應與位處至高之心肺同候于寸也。愚謂臟腑相移,(如心移熱于小腸,則小便赤,大便不通則肺氣壅之類。)上下相關,診之于寸,亦無不可。況二腸位雖居下,而其經(jīng)脈皆上行,則候經(jīng)于寸,候腑于尺,前說未可廢也。如膀胱府居腹下,而寒傷太陽,六脈皆浮,豈徒左尺;胃府居中,而邪在陽明,六脈俱大,豈獨右關,可泥定哉?后二說,當以左小腸,右大腸為是。蓋臟腑相配,本因經(jīng)絡相聯(lián),相聯(lián)乃相配,相配乃有庚金丙火之稱,名實相衡,當從其實,從其所聯(lián)所配為左右可也。
膽同肝候于左關,膀胱同左腎候于左尺,從無岐議。惟右尺所候,其說不一。有謂三焦、命門、右腎三者各別,均于右尺候之。有謂右腎即命門,與三焦同候。說者紛紛。(《難經(jīng)》謂腎有二枚,左名腎屬水,右名命門屬火。后人非之,謂左腎為形水,右腎為氣水,總皆屬水,兩腎之中,乃為命門。按二說雖異,然皆謂腎有水,又有火,所用補火之藥無殊,則亦無庸分別矣。)愚謂右尺所候,只一命門盡之,不用更舉三焦、右腎名色。何則?三焦若以位言,則即經(jīng)之所謂胸中、膈中、腹中也。若以三焦之元氣言,則即命門之真火耳。蓋此火宅于命門,布乎三焦,隨藏發(fā)而異名,豈有二火哉?則言胸、膈、腹,即言三焦之部位,言命門,即言三焦之元陽,而三焦之名,可不立矣。兩腎既皆屬水,則當統(tǒng)于左腎,而右腎之名固可不立。況命門為火氣,居中而親右,陽能生陰,氣能化水,診命門之火氣,即是診右腎之水源,右腎之名,益可不立矣。蓋左尺以候先天之真陰,右尺以候先天之真陽,百川總歸一海,千炬無非一燈,何必多立名色,以滋惑亂哉?
問∶臟腑之部位何如?曰∶腑陽臟陰,陽浮陰沉,不易之理也!峨y經(jīng)》謂三菽之重為肺 脈,則候胸中當輕于三菽可知。六菽之重為心脈,則候膻中當輕于六菽可知。九菽之重為脾脈,則候胃當輕于九菽可知矣。又胸中、膻中,均即上焦,候于兩寸;腹中即下焦,候于兩尺;則膈中即中焦,亦當兩關并候,可知矣。然此但言其理耳,實則何可泥哉?何則?部位雖分,氣脈實貫,寸口三部,僅長寸許,除浮沉大小不能無異外,其余遲數(shù)等脈,大概無殊。從未見有寸遲而關數(shù),寸滑而尺澀者。假令診得六脈俱數(shù),而斷為五臟六腑皆熱可乎哉?則必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胃在中之說以察之,始可以知為何臟何腑之熱。(詳脈配四時五臟條。)而手法之輕重一差,則以腑為臟,以臟為腑,固有之矣。即不謬,而浮主表病,亦主里虛;
沉主內(nèi)邪,亦主陽陷,其為虛熱實熱,內(nèi)因外因,非參合四診,安能細辨。而但從區(qū)區(qū)之部位為斷,何異膠柱以鼓瑟也。(如胃停冷食,而六脈皆遲,肺被火刑,而六脈皆數(shù),不獨見之右關右寸,必分疆畫界以求之,則固矣。)問∶子言六脈數(shù)則俱數(shù),遲則俱遲,則經(jīng)言七診,謂獨小、獨大、獨疾、(即數(shù)。)獨遲、獨熱、獨寒、(謂手捫之,而覺有一處獨熱獨寒也。)獨陷下者(謂沉伏不起)皆病,其說非歟?曰∶此以三部九候言,非言寸口也。(按即以寸口言亦得,如診得數(shù)脈兼浮,浮在寸部,即謂之寸數(shù)可也。觀下心肺俱浮,何以別之條自明。)
脈之形體長而圓,如以水貫蔥葉中,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虛有實,有緩有緊。(長短以縱言,大小以廣言,虛實以蘊積言,緩緊以張弛言。)
長 溢出三指之外為長。
短 歉于三指之中為短。
按寸口之脈,由胸中行至大指端,非有斷截,本無長短可言。然脈體有現(xiàn)有不現(xiàn),不現(xiàn)者按之止見其動于三指之內(nèi),現(xiàn)者見其長出于三指之外,則長短宜分矣。(高鼓峰云∶有形體之長,有往來之長,往來之長,謂來有余韻也。按高說甚善,長短雖本言形體,而凡脈之以神氣悠長為貴者,固可因此說而想見其狀矣。)
大 大而盛于浮分,名洪;大而散漫滲開,脈與肉無界限,名散。
小 與大相反,一名細,細甚無力名微。
虛 虛,不實也。虛甚則中空,名芤。
實 實,結(jié)實之謂。實如按豬筋,虛如按燈心,芤如按蔥。舊謂浮中沉皆有力為實,皆無力為虛,浮沉皆有力,惟中無力為芤,雖未嘗不是,然尚非正解。(實如蔥中水充實,虛則不充,芤者尤其不充者也。)
緩 柔軟之意,甚則失之軟弱,而名軟名弱。舊以緩屬遲,蓋緩兼兩義也。
緊 即搏急,與緩相反。如張弦,如引繩,兩頭牽緊,必挺勁抗指,緊不甚,名弦。弦緊而大者,名革牢。
長短有得于稟賦者,筋現(xiàn)者脈怕長,筋不現(xiàn)者脈怕短也。有隨時令變異者,則春脈長,而秋脈短也。有因病而變異者,則邪氣長而脈長,正氣短而脈短也。
大小有得于稟賦者,世所謂六陽六陰也。(生成脈大者名六陽脈,小者名六陰脈。)有隨時令變異者,時當生長則脈大,當收斂則脈小也。有因病而變異者,邪有余則脈大,(邪氣壅滿。)正不足則脈小也。(血氣衰少。)
虛實亦有得于生成者,肉堅實者脈多實,虛軟者脈多虛也。亦有變于時令者,春夏發(fā)泄,雖大而有虛象;秋冬斂藏,雖小而有實形也。若因病而異,則大而實,(不特壅滿,而且積實。)小而虛者,(不特衰小,而且空虛。)可驗正邪之主病。(俱盛邪盛,俱衰正衰。)大而虛,(氣有余,血不足,如蔥中少水,但吹之使脹也。)小而實者,(血能充,而氣衰不鼓。)
可驗陰陽之偏枯。
緊緩有得于生成者,皮膚繃急者脈多緊,寬松者脈多緩也。其變于時令,則天氣嚴凝而筋脈收引,天氣暄熱而筋脈弛縱也。其因病而變者,則或外感風寒,或內(nèi)傷生冷,寒勝故脈收引,而緊急有力;驘峄驖,筋脈縱弛,而軟弱無力也。
附∶洪、散、微、芤、弦、革、牢、軟、(舊作 ,又作濡。)弱各脈。
洪 洪即大耳。舊以洪為來盛去衰,是大之盛于浮分者也。
散 脈形本圓斂,今散漫不收,似大而實非大,蓋虛甚而四散者也。
微 古以微屬浮,細屬沉。分微為陽衰,細為血少。本集各脈皆直指本義,故以細甚無力為微。
芤 脈虛而且中空者。芤,慈蔥名。如臥蔥管于指下,輕取重取皆有,而中取則無,此為失血之脈。
弦 似緊而略遜,但稍見抗指即是,不若緊之搏手。凡弦緊之脈,由外邪而致者,猶易為治,由正虛而致者,則難為功。蓋脾胃虛敗,中和之氣,化為勁急,土敗木賊,不可救矣。古人有時以長為弦,如謂春脈弦,而言其軟弱直長,是弦即長也。今分為二,則弦自有急勁之意,不僅長而已。
革牢 弦大遲而浮虛者為革,如按鼓皮,內(nèi)虛空而外繃急也。弦大遲而沉實者為牢,寒氣深痼,如牢獄也。
軟弱 皆柔緩之甚而無力者。舊以軟屬浮,弱屬沉。
脈之行動,如以氣鼓蔥葉中之水,使之流動也。有浮有沉,有遲有數(shù),有澀有滑。
浮 古人于一身中分三部九候,后人亦于寸口中分三部九候。寸關尺三部也,部各有浮中沉三候,三而三之,九候也。是故候之于皮毛間而即得之者,謂之浮;
候之于筋骨間乃得之者,謂之沉;候之于皮毛之下,筋骨之上,適當肌肉之中而得之者,謂之中。
沉 沉之極名伏。
數(shù) 疾也,躁也。一息六至,數(shù)而跳突名動。
遲 與數(shù)相反,一息三至。
《內(nèi)經(jīng)》謂人一呼(出氣也)脈再動,(動,即至也。)一吸(入氣也)脈再動,呼吸定息(一呼一吸為一息,定息者,前息已盡,后息未起之時也。)脈五動,閏以太息,(數(shù)息必有一息略長者,名太息,如月之有閏也。一呼一吸本止四動,有五動者,則以其為太息也。診時當別令一無病患,調(diào)定呼吸,默數(shù)得十息,診者亦默數(shù),得四十五至,為平脈。)命曰平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即一息二至也,此遲之甚。)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即一息六至,此為數(shù)。)而躁,(即數(shù)疾意。)尺熱,(尺,即手臂。)
曰溫病。(溫病熱證。)一呼脈四動(即一息八至)以上,曰死。脈絕不至,(不特遲,且不至。)
曰死。乍疏(疏,即遲)乍數(shù),曰死。
滑 滑即滑溜之謂,言其行動往來之流利也。在平脈則為血充,在病脈則為血熱鼓動,痰氣流注。
澀糙 澀也。與滑相反,往來粘滯者是。
浮沉有得于稟賦者,趾高氣揚之輩脈多浮,鎮(zhèn)靜沉潛之士脈多沉也。(又肥人多沉,瘦人多浮。)有變于時令者,春夏氣升而脈浮,秋冬氣降而脈沉也。其因病而致者,則病在上、(人身之上部也。)在表、在腑者,其脈浮。(上、表、腑皆屬陽,浮脈亦屬陽,陽病見陽脈也。)
在下、在里、在臟者,其脈沉也。
問∶浮則外有脈而內(nèi)無脈,謂之里虛;沉則內(nèi)有脈而外無脈,謂之表虛。可乎?
曰∶不由稟賦時令與外感內(nèi)傷,無故而浮沉,謂之虛,可也。以浮為陰失守,沉為陽內(nèi)陷也。有故則不可,如以為可,則四季之月,無病之人,脈本和平,常居中候,亦可斷為表里兼虛乎?然則古人謂浮為里虛,又謂浮脈舉之有余,按之不足。其說非歟?曰∶謂浮為虛者,必浮而兼虛者乃名之,非浮即可名虛也。謂浮為虛于里者,必有里虛之實乃名之,非浮則必虛其里也。至脈體之為虛為實,本不因浮沉而變,實則浮沉皆有余,虛則浮沉皆不足。而輕取之與重按,勢有不同。則夫脈之實者,愈按愈實,虛者愈按愈虛。蓋重按則脈被遏抑,實者鼓擊有力,故愈形其實,虛者無力鼓擊,故愈形其虛。是則舉之有余,按之不足,止可言浮而虛者,不可言浮而實者也。或曰∶如子言,浮而實者愈按愈實,是三候皆有,又何以名之為浮乎?曰∶浮脈本浮,按抑之而后沉,不按之則仍浮,故曰浮也。又問∶亦有脈浮而言表虛,何也?曰∶外感發(fā)汗太過,或內(nèi)傷自汗太多,皆令表陽虛,氣外越,故浮也。
遲數(shù)得于稟賦,則性躁急者脈多數(shù),性寬緩者脈多遲。變于時令,則晴燠而脈躁,陰寒而脈靜也。至其應病,則亦如之矣。仲景以遲為臟寒,數(shù)為腑熱,可不泥。以腑亦有寒,臟亦有熱也。
滑澀亦有得之稟賦者乎?曰∶富貴之子,神氣通暢,則脈亦流暢;貧賤之子,神氣沮抑,則脈亦蹇滯,此即《太素》以脈之滑澀論窮通之意也。若夫時令,則肝脈屬春而微滑,肺脈屬秋而微澀矣。至其應病,則本乎氣血之通塞耳。
伏沉極為伏,按至骨乃見,或竟有不見者。
動,跳動之意,大驚多見此脈。蓋驚則心胸跳突,故脈亦應之而跳突也,必帶數(shù),故上文系之數(shù)脈條下。
張仲景曰∶若數(shù)脈見于關,(觀若字,則關是偶舉可知,非動脈止見于關也。)上下無頭尾,(狀其圓而突耳,非真上不至寸,下不至尺也。)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
脈之歇止者有三∶結(jié) 脈來遲,時一止而復來者,曰結(jié)。如人之徐行而歇也。
促 脈來數(shù),時一止而復來者,曰促。如人之疾行而蹶也。數(shù)亦名促,此之促,指歇至言,須分別觀之。
代 結(jié)促之止無常數(shù),代之止有常數(shù)。(常數(shù),即下文四十動三十動之數(shù)。)代,又為更代之稱,別見胃氣條,義與此異,須分別觀之。
《內(nèi)經(jīng)》曰∶脈一日一夜五十營,(營運也。經(jīng)謂人周身上下,左右前后,凡二十八脈,共長一十六丈二尺,五十運計長八百一十丈。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日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一萬三千五百息。
按此偽說也,人一日夜豈止一萬三千五百息哉。)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代,歇至也。)五臟皆受氣。
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腎氣先盡也。其吸不能至腎,止至肝而還。景岳曰∶觀此,則下文所謂二臟三臟云云者,當自遠而近,以次而短,由腎而肝而脾而心而肺。故凡病將死者,必氣促,僅呼吸于胸中數(shù)寸之間而已。)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
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此皆死在旦夕。而王氏《脈經(jīng)》謂一臟無氣,后四歲死,二臟無氣,后三歲死,云云,恐非。)
《內(nèi)經(jīng)》曰∶春脈如弦。(如弦則非過弦可知。通指六脈言,非單指左關。下仿此。)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 (同軟)。弱(和柔之意)輕虛(向浮之意)而滑,端(正也)直以長,曰弦。其氣來實而強,(堅勁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外感也,邪盛故脈強。)
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內(nèi)傷也,正虛故脈弱。按長弦緊三脈,相似而不同。蓋弦而軟者為長,強者為緊也。
此所言如弦者,實即長。所言太過,乃弦而且緊。觀虛軟實強字可見,勿以此弦字與他處弦緊弦字同論。)
夏脈如鉤。(鉤,曲也。脈來洪盛,如涌起而曲也,言其大而有力。)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來盛,浮大也。凡脈自骨肉之分出于皮膚之際,曰來)去衰,曰鉤。(凡脈自皮膚之際還于骨肉之分,曰去,衰減也。浮取有余,沉取不足,時當發(fā)泄,大而有虛象也。)其氣來盛去盛,(大且實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浮取不足,沉取有余,是沉意反多于浮。)此謂不及,病在中。(不言來不盛去不盛,而言來不盛去反盛者,以來不盛去反盛,似為有余于內(nèi),不知此乃反浮為沉,火失其職,即為不足也。)
秋脈如浮。(如浮,則非過浮可知。)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輕虛以浮,來急(收引之意)去散,(散漫之意,浮取則收斂,重按則散漫。蓋秋令收而未藏,故脈體如此。)
故曰浮。其氣來毛,(義取毛之輕浮,浮之太過者也。)而中央堅,兩旁虛,(虛猶散也。惟兩旁散,而中央不散,與上所謂去散者異矣。而中央曰堅,則亦非但收斂而已,亦與來急異也。)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冬脈如營。(如營壘之固也,內(nèi)守意。)冬脈者腎也,北方水也,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堅實擊指。)故曰營。其氣來如彈石者,(彈擊也,如擊手以石,堅實之甚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shù)者,(沉取似數(shù)也。數(shù)本屬實熱。而真陰虧損之脈亦多數(shù),愈虛則愈數(shù),原非實熱之數(shù),故云如數(shù)。)此謂不及,病在中。
脾脈者土也,善者不可得見,(蔡西山所謂不長不短,不疏不數(shù),不大不小,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也。)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滑而動也。)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銳而短也。)此謂不及,病在中。
按四時之升降動靜,發(fā)斂伸縮,相為對待者也。極于二至,平于二分,故脈子月極沉,午月極浮,至卯酉而平。觀經(jīng)又謂秋脈中衡,(如衡之平。)又謂夏脈在膚,(皮也。
)秋脈下膚,冬脈在骨。則秋之不當以浮言可知也。特以肺位至高,其脈浮,秋金配肺,故亦言浮耳。夫秋初之脈,仍帶夏象,言浮猶可。若于酉戌之月,仍求浮脈,不亦惑乎?夫于春言長滑,則于秋言短澀可知,于冬言沉實,則于夏言浮虛可知。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是在讀者之領會耳。
《難經(jīng)》曰∶初持脈,如三菽(大豆也)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舉指來疾者,腎部也。
又曰∶心肺俱浮,何以別之?然浮而大散者,心也。(心主血脈,位在肺下,按至血脈而得者為浮,稍加力脈道粗大為大,又稍加力脈道散開為散。)浮而短澀者,肺也。(肺主皮毛,位居最上,按至皮毛得者為浮,稍加力脈道不利為澀,不見長出指外為短。)腎肝俱沉,何以別之?然牢(即沉弦)而長者,肝也。(肝主筋,位在脾下,按至筋上為沉,脈道如弦為長。)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腎主骨,在肝下,按至骨上得之為沉,又重按之脈道無力為軟,舉指來疾,滑利而充實曰實。)脾者中州,故其脈在中。(脾主肌肉,位在心下,按至肌肉脈道和柔而緩,又稍加力脈道敦m.bhskgw.cn/sanji/實而大。王宗正謂∶診法當從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胃在中之說,王叔和但守寸關尺分臟腑位部者非。其說甚是,然二說亦不相悖。
蓋寸關骨高肉薄,尺骨低肉濃,故寸關恒浮,尺恒沉。假如診得三部俱浮之脈,亦必兩寸較尺更浮,故可從其大概通言,亦可從其甚者獨舉,不相悖也。若弦緩遲數(shù)各脈,則三部僉同,有不可分指者矣。)
問∶脈氣當隨時令更改,則夏月脈浮,不特心肺浮,即肝腎亦浮矣。(最浮為肺,次心次脾次肝次腎。)冬月脈沉,不特腎沉,即心肺亦沉矣。(最沉為腎,次肝次脾次心次肺。)何必泥定肺脈常在皮毛,腎脈常在骨上乎?曰∶夏浮冬沉,特微浮微沉耳,其更改固不遠也。
按肺較心更浮,肝較脾略沉,是右寸關比左寸關差浮也。以例兩尺,亦應右浮于左,蓋右腎為水中之火,左腎為水中之水,自應少異耳。合而言之,右三部皆浮于左。古人謂右屬氣,左屬血,氣浮血沉,不亦宜乎?
經(jīng)曰∶人無胃氣則死。(此言脈以有胃氣為主也。胃屬土,其德中和,其氣之達于脈也,不剛不柔,不疾不徐,不大不小,不浮不沉,有雍容和平之狀,無過不及之傷者也。)春胃微弦曰平,(雍容和緩中略帶弦意也。)弦多胃少曰肝病,(肝邪勝,胃氣衰也。)但弦無胃曰死,(胃氣已絕故也。)
胃而有毛(猶云得秋脈。
)曰秋病,(金克木也,春木旺尚無傷,至秋則必疾矣。)毛甚曰今病。(目下即病也。)
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石者,沉實之意,冬脈也。)
長夏胃微 弱曰平,(長夏未月也,土濕則軟,故微軟弱,即緩脈也。)弱多胃少曰脾病,(猶言脾胃自病也。)但代無胃曰死,(代,更代也。春弦、夏鉤秋毛、冬石,脈體隨時而更,但見其所更者,而不見胃氣則死矣。不言但弱無胃曰死,以弱但正氣不足,非有邪氣相乘,且弱止可言胃氣衰,不可言胃氣絕也。何則?胃脈雖曰中和,而長夏土濕,則略近柔軟一邊,可云柔軟之甚為弱,不可云但弱無柔軟也。)
弱有石曰冬病,(土氣衰而水反乘之,故至冬必病矣。)弱(當作石)甚曰今病。(春夏以克我者言,此下皆以我克者言,互文以見例也。
又春言胃有毛,夏言胃有石,此及下文變胃言軟弱毛石,亦互文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無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腎病,但石無胃曰死,石而有鉤曰夏病,鉤甚曰今病。
真肝脈至,(此下皆言真臟脈,真猶言純。真肝脈者,言此為純乎肝脈,毫無胃氣者也。
蓋肝弦肺澀心浮腎沉,各得一偏,惟胃氣六脈,不弦不澀,不浮不沉,中和合德,有以化四者之偏。
故肝雖乘春令,以呈其弦象,而中和柔軟之胃氣,即與之偕行,而胃之和緩意多,肝之弦意少,是為平脈。若弦多胃少,即為病脈矣。況毫無胃氣,而純乎弦勁耶?此蓋胃絕使然。故凡病真臟脈現(xiàn)者,必死也。余臟仿此論之。)
如循刀刃,如按琴瑟弦。(皆挺勁之意。)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堅實之狀,累累然見手指下也。)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虛浮無m.bhskgw.cn/zhuyuan/力之意。)真腎脈至,搏而絕,(絕,陡絕,無余韻也。)
如指彈石。(堅實。)真脾脈至,弱而乍數(shù)乍疏。
病非表則里,非熱則寒,非虛則實耳。故序浮沉遲數(shù)虛實六脈于先,余脈于后。
長大實滑等有余之脈,主證多同;短細虛澀等不足之脈,為病相類,當會通觀之。
非入于此者,即不入于彼也。如頭痛身熱,隸之浮數(shù),豈他脈便無此二證哉?
覽者但取其意,勿泥其文,便觸類旁通,引伸不盡矣。
浮 陽脈也。陽外陰內(nèi),故浮主表,沉主里。又陽上陰下,故浮主上部,沉主下部。以外感言之,凡六yin之邪中于表,清邪中于上,脈必浮也。以內(nèi)傷言之,里氣失守而虛邪外越,腎陰失守而浮陽上沖,脈亦必浮也。
浮遲 為表冷,(浮主表,遲主寒也。)傷濕,(表中濕邪,滯其經(jīng)絡。)中風。(虛風內(nèi)發(fā)故浮,內(nèi)虛寒故遲。若兼風邪中表,滯其經(jīng)絡,則亦浮遲也。)
浮數(shù) 為頭痛,運眩,吐衄,(皆風熱上攻所致。)表熱,瘡,陽結(jié),(能食,不大便。)胸滿,肩背痛。
浮虛 為表陽虛,傷暑,(大熱傷氣,汗出過多故虛。)勞倦,喘,咳血。
浮實 為表邪實,(六yin之邪,或痰凝血滯之在表者,皆是也。)脹滿,(胃熱。)氣逆痛,(肺熱。)膚痛,瘡。
浮大 為風熱癮疹,(風熱噓血,沸騰于外也。)身癢,(名泄風,熱蒸汗出,為風所閉,故癢也。)表邪盛、痂癩,(即癘風。風熱久不散,郁而為濕,相蒸生蟲,肌肉潰爛也。)氣高,氣實血虛,失血,燥結(jié),陽厥,關格,(浮為正虛,大為邪實,邪實正虛,不能運化,故關而不得小便,格而不納食也。)為癲疾。
浮小 為表陽衰。
浮緩 為傷風,(傷風有汗,內(nèi)熱得泄,故脈不緊。)傷濕。(濕傷肌表、肌肉,血脈緩弱,如土濕則軟也。)
浮緊 為傷寒,身痛。
浮弦 為頭痛,吐食,風飲。
浮滑 為風痰,衄血,吐逆。
浮澀 為麻木,身熱無汗,肺燥,汗多津傷,血虛氣浮。
浮長 為頭痛,風癇。
浮短 為喘乏。
沉 主里,主下部。七情郁結(jié),痰血停滯,凡屬內(nèi)邪,脈必見沉。若不因內(nèi)邪而見沉,則為陽氣內(nèi)陷,為里虛不能外達,分別觀之。
沉遲 為里寒,泄瀉,氣血滯,蓄水。
沉數(shù) 為內(nèi)熱外寒,(內(nèi)熱反覺外寒,熱聚于內(nèi),不達于外也。)便難,消谷,(食多而便少也,蓋為熱所消化。)熱厥(厥,手足冷也。熱聚于內(nèi),不達于四肢,故冷。又有手足熱者,詳《醫(yī)碥》厥門。
沉虛 為里虛,瀉血,下利。
沉實 為積聚,血瘀,煩心,(熱乘心。)咳唾。(熱乘肺。)
沉緩 為里濕,蓄水。
沉緊 為冷痛,奔豚,(腎中陰寒之氣,從小腹上沖心,若豚奔突。)瘕疝,(瘕,積塊也。
疝,為小腹有形之病,皆寒邪之凝聚而成者。)腰脊痛。(腎附背,腎寒則氣滯而脊痛。)
沉弦 為脅下有積,(弦為肝脈,肝主脅腹。)少腹痛,內(nèi)飲,疝。
沉滑 為食痰,便膿血。
沉澀 為血滯,精傷,不月,不孕,內(nèi)疽。
沉大 為內(nèi)邪盛。
沉細 為血少,洞泄亡陰。
遲 主寒,以寒則氣少而行慢也,屬水。
遲大 為寒邪,頑痹。
遲細 為寒瀉。
遲虛 為虛寒。
遲實 為寒積。
遲緩 為寒濕。
遲緊 為寒痛,(寒滯氣不通故痛。)為筋急,(筋寒則收引故急。)
遲澀 血寒而滯。
數(shù) 主熱,以熱則氣盛而行速也,屬火。
數(shù)大 為煩躁,渴, 疹,脹滿。
數(shù)虛 為虛熱,怔忡,虛損。
按虛熱者,脈必虛數(shù)無力,固矣。然有過服寒劑,寒熱搏擊,或肝邪克土,脈反弦大有力者,投以溫補之藥,則數(shù)者靜,弦者緩,大者斂矣。此最當知。又有虛寒而逼火浮越者,真陽欲脫者,脈皆數(shù),甚者亦弦大有力,皆當以證參之,勿誤也。
數(shù)實 為實熱,癰瘡,煩躁,譫妄。
數(shù)滑 為熱痰,血熱,渴。
數(shù)澀 為熱灼血干。
虛 為正氣不足。
虛滑 為正虛挾痰。
虛澀 為血液不足,氣滯。
虛弦 為虛損,少食,虛痛。
虛緩 為虛弱,泄瀉。
虛細 為氣血不足。
虛大 為血虛。
實 為邪氣有余,不作正氣充實論。以正氣止有不足,無太過,太過即為邪氣也。參長脈條?仓袧M,離中虛,水脈多實,火脈多虛。
實滑 為痰結(jié),為宿食。
實大 為邪盛而實。
實大浮數(shù) 為腫,胸脅壅滿,不小便。(氣有升無降。)
緊 為寒邪,為木邪。微者不過抑遏正氣,甚則戕賊中州,為真臟見。
緊遲 為肝氣寒滯。
緊數(shù) 為寒郁熱,咳嗽,(外寒束熱攻肺。)痛。(寒熱相搏故痛。)
緊大 為寒邪盛,下利。(土敗木賊,難治。)
緊實 為有形之邪。(瘕疝瘀血之類。)
緩 主濕邪,土濕則泥濘而軟也。問∶緩本和柔之名,乃脾胃之正氣,何以謂之病脈?曰∶脾胃脈本中和,不緊不緩,原無緊緩可名,今曰緩,即非不緊不緩之中和矣。蓋凡有可名者,即非中和,即為病脈也。舊謂四至為緩,三至為遲,濕滯故脈遲緩,亦通。蓋緩有兩義;一對數(shù)言,一對緊言。以主濕則亦有兩義∶一為濕滯之而遲,一為濕浸之而軟也。
緩大 為濕盛。
緩細 為正虛挾濕。
緩數(shù) 為濕熱,肉痿。(不能行動曰痿,肌肉、四肢并見軟弱也。脾主肌肉、四肢,濕熱盛則困倦。
經(jīng)謂脈緩多熱,蓋對脈急多寒言。寒則筋脈收引故緊,熱則筋脈弛縱故緩也。然必兼見熱證,乃為熱,不可不知。)
緩浮數(shù) 為多汗。
緩數(shù)大 為狂笑,(心熱則笑。)濕熱壅脹。
緩長數(shù) 為喜嘔,(濕熱挾肝火上逆。)水瘕,(水積也,土受木克,不能制水,水郁成熱也。)
痹。(麻木不知痛癢也。土受木克,不能行痰,聚于肌膚,故痹。痹而不行,郁滯成熱,故數(shù)。)
緩滑 為濕痰。
緩澀 為解 。(困倦意,氣血衰弱使然。)
長 為邪氣長。問∶經(jīng)曰長顯氣治,是長本佳脈,何以云病?曰∶長大實滑,皆有余之脈,短小虛澀,皆不足之脈,不及太過,皆為失中,故長大不作正氣有余,實滑不作血氣充足也。然衰弱之病,脈由短而漸長,則為佳兆。諸脈之變異,皆當以此推之,吉兇自見也。
長數(shù) 為熱熾。
寸長 為足脛痛,(陽盛陰傷也。)格,(寸脈長九分,過此為太過,遂上魚名溢。格,不納食也。陽盛于上,胃中血枯,故食不得入。)逆氣喘息。
尺長 為關。(尺脈長一寸,過此為太過,名覆。關,不得小便也,熱結(jié)在下,故不得小便。)
尺寸俱長大 為陽明病。(傷寒熱在陽明,則脈大而長。)
短 短,為正氣短。
短澀 為肺燥。
寸短 為頭痛。(陽不足,則陰氣得而上干之。)
大 為邪氣盛。經(jīng)謂大為病進,乃指大而有力者,其病為實邪,邪加盛則脈加大也。仲景謂大為虛,又謂大為勞,乃指大而無力者,其病為虛邪,虛則氣散,勞則氣張,故脈亦應之而虛大也。當分別觀之。(陰靜而斂,陽動而張,故火旺者脈必大而浮數(shù)虛豁,水足者脈不必大,即大亦沉靜而有力也。)
小 為正衰,血氣皆少,形體消瘦。(陽不張則小,水不足亦小,兼遲則火尤衰,兼數(shù)則水更損。)
芤 為失血。
芤數(shù) 為亡血發(fā)熱,身體瘦,肌肉甲錯。(甲錯,枯燥也。)
芤遲 為氣虛脫血。
芤動微緊 為男子失精,女子夢交。
弦 為肝邪傷脾,為痛,為飲,(皆脾氣被傷而停滯之故。)甚則與緊同論。
弦遲 為寒瘧,慢驚風。
弦數(shù) 為熱痛,急驚風,正氣大虛。
弦實 為肝實,善怒不樂,(肝郁不暢。)眩冒,(肝火上沖故眩,乘心故冒。)
巔病。(肝脈會于巔,火上沖故痛。)
弦大 為肝邪盛。
弦小 為虛損。
弦滑 為痰飲。
滑 流動屬陽,主風熱,(熱氣如風,吹血流動。)主痰飲,(凡物干涸則澀,濕潤則滑,故滑為血盛痰多。)主胎孕。
滑大 為多痰,多血。
滑緩 為痰濕。
滑緊 為寒痰,冷食。
澀 血少而滯,屬陰。
澀大 為火盛血枯。(此經(jīng)所謂陽有余也。)
澀小 為血氣俱少,少食,心痛,(血少不養(yǎng)心。)痹,(氣滯血澀。螈攣,血不養(yǎng)筋。
)噎膈反胃,腸結(jié)。
微濡弱 皆血氣衰微之脈。
微浮 為陽氣微。
微緊 為虛損多汗,(陰寒逼陽于外。)短氣(陰寒逼陽浮上。)
微澀 為體痹,(氣滯血澀。)寒栗,咳逆唾腥。
濡弱 為亡血發(fā)熱,煩心,厥逆。(陽氣不能四達,故手足冷。)
弱澀 為精冷無子。
散 為脫,為 仆。
牢 為痼寒, 疝,(陰病,睪丸連少腹急痛。)瘕 。
革 為寒盛,男亡血失精,女半產(chǎn)漏下。(并寒不攝血。)
動 陰陽相搏,虛者則動,陽動見于寸,陰動見于尺,陰動為發(fā)熱,血崩,陽動為汗出,驚,痛。(陰陽相搏,氣不順,故痛。)
伏 不過一時偶伏,乃暴病,久元氣調(diào)即通。為霍亂,痛劇,陰陽痞隔,氣閉,血滯,忿怒氣逆,戰(zhàn)汗。(傷寒服藥后,煩躁冒瞀,脈忽伏不見,寒戰(zhàn),此正邪相爭,欲作汗,宜靜待,勿倉皇誤治。)
伏澀 為吐逆,(血枯不能納食。)水谷不化。(氣滯不運。)
結(jié) 為寒滯,七情郁結(jié),氣血滯,疽,癖。
促 為熱壅,癰毒,便膿血。(癰毒不成,則下泄也。若非熱壅,則為氣脫。)
代 為臟絕,霍亂,跌打悶絕,暴絕,瘡痛極,胎氣阻。
按以上所列脈病,略舉大概,難以執(zhí)泥。如浮主表,沉主里,而內(nèi)傷發(fā)熱,大類外感,脈亦浮數(shù)。寒邪初感,遏郁表氣,脈不能外達,反見沉緊,不細辨,則以表為里,以里為表,而誤治矣。脈數(shù)為熱,然陰虛發(fā)熱,陽虛發(fā)熱者,脈皆數(shù),愈虛愈數(shù),一當滋陰,一當補陽,而概以實熱治之,可乎?(嘗見實熱之脈,多緩軟不數(shù),故經(jīng)以緩為熱,宜知。)脈遲為寒,然熱滯于內(nèi)者,脈亦壅滯似遲,以為寒,誤矣。有邪盛而正未衰者,有邪盛而正已衰者,脈見實則不見虛,既無虛脈可參,則正之已衰者,又何由而見乎?(按此當以兼緊兼緩辨之,又以形氣之盛衰參之。)凡此皆當參伍求之,而不可刻舟求劍者。況一脈而數(shù)病,亦一病而數(shù)脈,即欲膠執(zhí) 言之,又烏可得哉?
按《內(nèi)經(jīng)》謂∶寸口主中,(寸口為太陰肺經(jīng)脈,肺為臟,故以此通候五臟之氣。)人迎主外。(陽明胃經(jīng)脈也,胃為腑,故以此通候六腑之氣。腑陽臟陰,陽外陰內(nèi),故寸口以候內(nèi),人迎以候外。)人迎本在頸下,夾結(jié)喉旁一寸五分,后世既廢古人三部分診之法,遂改候人迎于左手關脈,而名右手關脈為氣口,與之相衡。謂氣口大于人迎,為內(nèi)傷飲食,(以右關屬胃也。
此有理。)人迎大于氣口,為外感風寒,(以左關屬肝,肝主風也。然內(nèi)風與外風無涉,于理未的。)分主表里。雖與經(jīng)意無異,而部位不同矣。猶之足少陰腎氣,本于太溪診之,(在足內(nèi)踝后五分,筋骨上動脈陷中。)今則診于兩尺。足陽明胃氣,本于跗陽(即沖陽,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高骨間動脈中。)診之,今則診于右關也。(張仲景每以寸口、跗陽、腎少陰并言,喻嘉言謂即寸關尺。)
再按結(jié)喉旁人迎脈,怕大于兩手寸口脈數(shù)倍,從無寸口反大于人迎者。(經(jīng)謂平人春夏人迎微大,秋來氣口為大,恐非。)此后人所以改候人迎于左關,以與右關較大小也。
古謂男脈左大于右,女脈右大于左,驗之不然。蓋人之右手,比左手略大,脈亦應之而右大于左,不論男女皆然也。惟男兩尺怕虛,女兩尺怕實,差不同耳。
經(jīng)曰∶婦人手少陰動甚者,任子也。(少陰脈指神門言,今則診于左寸矣。)動甚,流利滑動也。(舊說謂心生血,血旺故能胎。按手少陰,全元起作足少陰,謂太溪脈,《準繩》從之。)陰搏陽別,(舊注謂陰尺陽寸,尺脈搏手與寸殊別,《淮繩》從之。)謂之有子。(子,男女通稱。)按叔和王氏曰∶左疾為男,右疾為女。(疾者,滑利之意。)又曰∶左尺偏大為男,右尺偏大為女。又曰∶左沉實為男,右浮大為女。蓋左屬陽,右屬陰,陽道實,故脈實而沉;陰道虛,故脈浮而虛也。(觀坎離二象可見。)大字含有虛意。而滑伯仁則云∶左尺洪大為男,右尺沉實為女。與叔和相反,滑說恐非。再按胎孕之脈,六部皆滑疾,而兩尺尤甚,不求于尺,而求于寸,亦誤信經(jīng)語矣。經(jīng)言心生血,謂血色之赤,自心火來耳,豈真血生于心哉?《準繩》曰∶妊娠初時,寸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數(shù),尺滑疾,重按之散者,胎已三月也。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胎至五月,則乳頭乳根必黑,乳房亦升發(fā),更為實據(jù)。)《脈經(jīng)》云∶尺脈按之不絕,妊娠也。(羸弱之婦,不必脈皆滑實,但按尺中應指,源源不絕便是。滑伯仁謂∶三部浮沉正等,無他病而不月,為胎妊。亦此意。)其脈離經(jīng),(經(jīng),常也,與常日脈異者是。一說離經(jīng)謂歇至,及大小不勻,如雀啄者是。)而腹痛引腰背,為欲生也。(腹不痛,痛不引腰脊,俱未產(chǎn),當靜待之。)張路玉云∶胎形如抱甕,按之冰冷,而脈乍大乍小,乍有乍無,浮沉動止,早暮不同,為鬼胎。又有如風雨亂點,忽去忽來,或指下見兩岐者,為夜叉胎。又云∶孕脈沉細弦急,憎寒壯熱,唇青黑,是胎氣損也。胎若不動,反覺上搶心悶絕,按之冰冷者,是胎已死。
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曰病難已。春夏而脈瘦,小也。秋冬而脈浮大,曰逆四時。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命死不治。春不沉,(春脈宜弦,然春初尤帶冬沉,今但弦不沉也。余仿此。)夏不弦,秋不數(shù),冬不澀,是謂四塞。(為病脈。)沉甚、弦甚、數(shù)甚、澀甚,曰病,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
按脈與時違,須問有病無病。無病而得此,誠為可虞。(無病何因脈變,非無病也。不見其病耳,如受蠹之木,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不無枝葉未壞,本實先撥之憂耳。)若因病而致,不過難治,非必死也。(如秋月病熱,脈得浮洪,為脈證相合,寧可斷為必死乎?)
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經(jīng)又云∶形氣有余,脈氣不足死。脈氣有余,形氣不足生。當參看。)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diào)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失常)死。上下左右相應如參舂,(此來彼去,如參舂者之彼起此落也。)不可數(shù)者死。中部獨調(diào)。(中部在手,即寸口。)眾臟相失者死。(上部在頭,下部在足,所候各臟若失常,中雖調(diào)亦死。)中部獨減者死。(上下部雖調(diào),而中部獨衰減亦死。)
脈從陰陽,(謂陽病見陽脈,陰病見陰脈也。)病易已。逆陰陽,病難已。脈從而病反者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陽證見陽脈,為脈至而從矣。然使按之無力,不能鼓指,便非真陽證,不可作熱治。凡諸脈之似陽非陽者,皆然也。)諸陰之反何如?曰∶脈至而從,按之鼓甚而盛也。(陰證雖見陰脈,然鼓指有力,則亦非陰。)熱病,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溫病時疫,皆以數(shù)盛有力為順,細小無力為逆,汗后脈靜身涼為順,脈仍躁、身仍熱為逆。)風熱而脈靜,泄、脫血而脈實,病在中。(邪內(nèi)結(jié)也。)脈虛,病在外。(外感也。)脈澀堅,皆難治。(以上皆經(jīng)語。)諸卒仆暴厥證,(舊名中風,張景岳易名非風。)皆元氣素虧,故爾卒倒,不省人事,脈宜小弱,不宜數(shù)盛。中毒宜浮大數(shù)實,(浮則毒尚活動,可行散。)不宜微細虛澀。(正被毒傷矣。)勞倦傷,脈以虛大弱緩為順,緊數(shù)大汗出,熱不止者死。飲食傷,以滑大為順。若胃停生冷則兼緊;魜y吐利后,搏大者逆,太微遲者逆。(未吐利前,脈伏或歇至,不妨,以氣滯不行也。吐利后脈歇亦不妨,以氣暴虛,不能接續(xù)也。)噎膈,脈浮滑而大便潤者順,(不過痰氣阻逆。)數(shù)弦澀,大便燥結(jié)者死。(氣血枯結(jié)也。)腫脹,宜浮大有力,忌短澀虛細。肺痿,虛數(shù)為順。肺癰,過于洪數(shù)者逆,已潰宜緩滑。失血證,脈宜虛弱,弦實數(shù)者逆,加以身熱不得臥,必死。
蓄血?脈實大可攻,為順。痢疾為里證,宜沉,惡浮與發(fā)熱,(久痢,虛陽外越也。若初病兼表邪者,不在此論。)宜緩細有神,惡強弦。頭目痛,脈浮滑,為風痰上攻,可治。短澀為血虛火逆,難治。卒視無所見者死。(清陽失守,邪火僭逆于上也。)瘕疝積聚之類,沉實有力可治,虛弱者死。癲狂宜滑大,忌澀小。癰瘡未潰,浮滑數(shù)大為順,沉細遲澀者逆。痙病,浮弦為陽,沉緊為陰,然過于堅強者不治。胎脈宜和滑流利,忌虛澀。
新產(chǎn)及崩漏宜緩弱,忌弦數(shù)。大抵新病陽病,凡屬邪氣有余之證,法當攻伐者,須見盛大有余之脈,乃可受攻。若見細微不足之脈,則邪盛正衰,攻邪恐傷乎正。
仲景謂陽病見陰脈者死,雖未盡然,然亦難為力矣。久病陰病,凡屬正氣不足之證,法當培補者,須見虛弱不足之脈,乃可受補。補之而脈之弱者漸大,虛者漸充,是陰脈轉(zhuǎn)為陽脈,此仲景所謂陰病見陽脈者生也。若見強實有余之脈,則土敗木賊,任補不應,或反以助邪,不可救矣。(凡敗證脈脫,治后脈氣以漸生復為佳。若陡然而出,如復元者必復脫不可救矣。此燈將滅而復明之義也。)再按陽病而得盛大之脈,須察其胃氣之虛實,必盛大而和緩,方任攻伐。若弦多胃少,或形氣不足,俱不可攻。若 瘕積聚,脈本帶弦,亦須看弦中胃氣仍在,且形氣未損,又處不得不攻之勢,方可議攻。病去六七即已,所謂大積大聚,衰其大半而止也。
凡脈證不相合,必有一真一假,須細辨之。如外雖煩熱,而脈見微弱者,必虛火也。腹雖脹滿,而脈見微弱者,必胃虛也。虛火虛脹,其堪攻乎?此宜從脈之真虛,不從證之假實也。其有本無煩熱,而脈見洪數(shù)者,非火邪也。本無脹滯,而脈見弦強者,非內(nèi)實也。無熱無脹,其堪瀉乎?此宜從證之真虛,不從脈之假實也。如寒邪內(nèi)傷,或食停氣滯,而心腹急痛,以致脈道沉伏,或促或結(jié),此以邪閉經(jīng)絡而然。既有痛脹等實證可擄,則脈之虛乃假虛,當從證不從脈。又若傷寒,四肢厥逆,寒戰(zhàn),而脈見數(shù)滑,此由內(nèi)熱格陰。何以知之?以病由傳經(jīng)漸致,并非直中陰經(jīng),從無熱證轉(zhuǎn)寒之理,既有數(shù)滑之脈可據(jù),則外證之虛為假虛,亦從脈不從證也。
《內(nèi)經(jīng)》謂∶少陰所在,其脈不應。(謂沉細不應指也。)歷驗不然,此偽說也,不必為其所惑。
岐伯曰∶前部(寸也)。外者,(外謂浮候。)足太陽也,(膀胱經(jīng)脈。)內(nèi)者,(沉候。)足厥陰也。(肝經(jīng)脈。)中部(關也。)外者,足陽明也,(胃經(jīng)脈。)內(nèi)者,足太陰也。(脾經(jīng)脈。)后部(尺也。)外者,足少陽也,(膽經(jīng)脈。)內(nèi)者,足少陰也。(腎經(jīng)脈。)前部中央(不浮不沉為中候。)直者,(直對斜言,觀下文自明)手少陰(心經(jīng)脈。)太陽也。(小腸經(jīng)脈。)中部中央直者,手厥陰也。(心包絡經(jīng)脈。)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陰(肺經(jīng)脈。)陽明也。(大腸經(jīng)脈。)
按此與《素問·脈要精微論》不同,殊無理。蓋《內(nèi)經(jīng)》乃后人所撰,非出一手,故互異。但此為下文奇經(jīng)八脈章本,存之。
前部橫于寸口丸丸者,(橫如連橫之橫,浮中沉一體,無異也。說詳下文。丸丸猶動脈,所謂如豆也。
詳動脈。橫于寸口丸丸者,謂寸口脈團結(jié)滑動如丸,浮中沉皆然也。)任脈也。(《脈經(jīng)》則云寸口緊細實長,下至關,為任脈。此與岐伯異,參察可也。)三部俱浮,(督脈屬陽,故浮。)直上直下者,(直謂不斜,觀下文自明。)督脈也。三部俱牢,(沉實也。沖為血海,陰盛故沉實。)直上直下者,沖脈也。前部(陽蹺屬陽,故候于寸)左右(兩手也)彈者,(弦緊彈指。)陽蹺也。后部(陰蹺屬陰,故候于尺)左右彈者,陰蹺也。中部(帶脈居中,故候于關)左右彈者,帶脈也。從足少陰(猶言尺沉分,即上文所謂后部內(nèi)為足少陰也)斜至足太陽者,(足太陽,上文屬前部外,乃寸浮分也。從尺沉分上至寸浮分,與督脈三部俱浮,沖脈三部俱沉實,皆直上直下者不同,故曰斜也。)陽維也。(屬陽,故始沉終浮。)從足少陽(上文言后部外者足少陽,乃尺浮分也)斜至足厥陰者,(上文言前部內(nèi)者足厥陰,乃寸沉分也。)陰維也。(屬陰,故始浮終沉。)
(圖缺)
甲 寸浮候 乙 關浮候 丙 尺浮候 丁 寸中候 戊 關中候巳 尺中候 庚 寸沉候 辛 關沉候 壬 尺沉候
(圖缺)
橫于寸部丸丸者,任脈也。(橫于寸部甲丁庚也。借算書勾股法譬之,甲乙丙直線為股,甲丁庚橫線為勾,庚戊丙斜線為弦,任脈見寸口三部,如勾之橫。)寸關尺俱浮者,督脈也。(甲乙丙也,如股之直。)寸關尺俱沉者,沖脈也。(庚辛壬也,亦如股之直。)從足少陰斜至足太陽者,陽維也。(即從尺沉斜至寸浮,乃壬戊甲也,如弦之斜。)從足少陽斜至足厥陰者,陰維也。(即從尺浮斜至寸沉,乃丙戊庚也,亦如弦之斜。)
按李瀕湖則以脈常行之道為中,而有時偏于外而近臂廉,有時偏于內(nèi)而近臂中筋間。為圖明之。
所謂從足少陰斜至足太陽者,乃從尺內(nèi)斜至寸外也。所謂從足少陽至足厥陰者,乃從尺外至寸內(nèi)也。所謂左右彈者,即內(nèi)外彈也。與愚說不同,未知孰是,請質(zhì)高明。
再按奇經(jīng)之病,當以證診,勿專恃脈,其病證詳針灸奇經(jīng)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