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青菀 |
漢語拼音 | zang zi w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緣毛紫菀的頭狀花序或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緣毛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45cm。根莖粗壯;ㄇo單一,紫色,有比值棱,被疏或密的白色長粗毛;~蓮座狀,葉片緣綠色,長圓狀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7cm,先端鈍或尖,基部漸狹呈寬翅狀葉柄,全緣;下部葉及上部葉長圓狀線形,長1.5-3cm,寬0.1-0.3cm,全部葉兩被疏毛,有白長緣毛,中脈在下面凸起,有離基三出脈。頭狀花序頂生,徑3.5-4.2cm,總苞半球形,徑1.2-2cm,黃綠色,總苞片3層,近等長或外層稍短,線狀、稀匙狀長圓形,下部革質(zhì),上部草質(zhì),外面幾無毛,或沿中脈及邊緣有白色柔毛;舌狀花30-50個,管部長1.5-2mm,舌片藍紫色,長圓狀線形,長12-23mm,寬2-3mm;管狀花多數(shù),密集,鮮黃色,長3.5-5mm,管部長1.2-2mm,有短毛,先端5裂,裂片長1.5mm;花柱附片長1mm;冠毛1層,紫短色,長0.8-2mm,密生白色粗毛。花期5-7月,果期8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2700-4000m的高山針葉體外緣、灌叢及山坡草地或河灘草壩。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5-7月開花期采收頭狀花,陰干;春、秋季挖根,除去莖葉,洗凈,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花序皺縮成團;有時小花散攻露出花盤;花盤短圓錐形,著生管狀花的萼管群殘基,排列整齊?偘胗谛,直徑1.2-2cm,黃綠色;總苞片3層,近等長,長6-10mm,寬1-2mm,條狀披針形,先端尖,具白色長緣毛;舌狀花雌性,舌片細長,皺縮,紫色至紫藍色或灰紫色;舌狀花雌性,舌片細長,皺縮,紫色至紫藍色或灰紫色,長1.5-2.5cm,寬約1mm,柱頭2裂;管狀花兩性,黃色,雄蕊5,聚藥;雌蕊1,柱頭2裂,披針形,其上簇生黃色長柔毛,子房下位,冠毛1層,淡灰黃色或紫褐色,與管白色糙毛。氣香,味淡。 以花冠藍紫色、氣香者為佳。 顯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棕黃色,微帶紫色。花粉粒棕黃色,球形或近球形,直徑約35-39μm,具3孔溝,外表具刺狀突起,極面每裂片5-6刺,中部有疣狀突起。冠毛碎片,為多細胞組成的毛狀物,胞壁稍厚,具紋孔,頂端漸尖呈刺狀。非腺毛眾多,由14-18個細胞組成,頂端細胞細長,多偏于一側(cè),基部細胞1-2列。柱頭碎片,表皮細胞呈楔槌關(guān)、鈍圓形絨毛狀突起。子房完整,不易粉碎,呈深黃棕色;ǚ勰宜槠,細胞內(nèi)壁呈長方形、類方形、類多角形胞壁增厚。舌狀花冠下表皮細胞長方形,壁薄,胞壁細齒狀。苞片下表皮細胞碎片長方形,氣孔不等式或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4-5個。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止咳化痰藥 |
主治 | 流行性感冒;氣管炎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作"藏紫菀"入藥者,尚有下列數(shù)種: 1.星舌紫菀Aster asteroides(DC.)O.Kuntze 又名:塊根紫菀。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2.重冠紫菀 A.diplostephioides(DC.)C.B,Clarke 又名:太陽花。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3.灰枝紫菀A.polithamnus Diels 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西藏。 4.狹苞紫菀 A.farreri W.W.Smith.et J.F.Jeffr.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肅、青海、四川。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Flos seu Radix Asteris Souliei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ster souliei Franch.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