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脹, 風濕火三氣相搏病也。 夫痧脹之病, 自古已有, 痧脹之名, 自古未立。 考之方書, 曰干霍亂, 曰絞腸痧, 曰青筋, 曰白虎癥, 曰中惡, 即皆痧脹之病也。 特未專立痧脹之名, 而其癥亦偶一患之, 未如近今之甚耳。 故從古患此癥者, 北方多有, 謂之曰青筋癥, 又曰馬頭瘟。 今則南方遍行, 謂之曰水痧, 又曰水傷寒。 江浙則為痧, 閩廣則曰瘴氣, 其實一而已矣。 惟古已有此病, 故凡方書所以治干霍亂、絞腸痧、青筋、白虎、中惡者, 皆即治痧脹之方藥。 惟古未立此名, 故凡后世焠刮刺等法, 及所以治之之方劑, 皆自古所未專詳, 后之醫(yī)者, 因得藉口以為古書之所無, 今人自不能治, 以致患此癥者, 俱束手以視其斃, 亦可憾矣。 雖然, 皇古無醫(yī)書, 自軒岐創(chuàng)法, 歷代名人各有撰述, 因而一切之病著, 一切之治法亦備。
痧脹之病, 特古未遍行, 故治法遂略耳, 迨后世其病既盛, 其法又何嘗不有人詳論之耶。 且痧脹至今時而始有人詳論, 不猶之一切病癥, 亦為古略而后詳耶, 是亦理有固然, 無足怪已。 夫所謂今時詳論痧脹者何人, 王養(yǎng)吾是也。 養(yǎng)吾名凱, 毗陵人, 精于醫(yī), 尤善痧癥, 曾詳列七十二種正變痧, 于康熙間刻《痧癥全書》行于世, 而其板惜早湮沒, 其書不甚傳。 向余于痧脹一癥, 曾遍稽古方書言干霍亂等癥者, 參以己見著為論, 后得養(yǎng)吾書讀之, 詳盡無遺, 仍復理精詞達, 雖其言兼癥、變癥、類癥處, 未免頭緒太煩, 然掘柢搜根, 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直覺養(yǎng)吾未有書, 痧癥如隱煙霧中, 養(yǎng)吾既有書, 痧癥如顯日月臨照中, 而人皆得共見也。 視余向之所論, 殊為簡而未該矣。 遁即養(yǎng)吾之言最精確者, 采輯而條貫之, 以著斯篇, 又恐人不知余斯篇之實本于養(yǎng)吾, 而反沒養(yǎng)吾也, 因于此特中之, 亦不敢掠人之美云爾。 且余前言痧脹為風濕火三氣相搏之病者, 何也?風為厥陰風木, 濕為太陰濕土, 火為少陽相火, 三氣雜揉, 清濁不分, 升降不利, 遂至胸腹脹急, 或痛或不痛, 而痧脹之癥以成, 此則病因之由于內者也。 其實內三經之因, 其發(fā)必由外感, 而外感必分表里。 其始感于肌表, 人自不知, 則入半表半里, 故胸悶、嘔吐、腹痛也, 用焠法可愈, 不愈, 以藥治之(宜四號否象方、五號觀象萬)。 或感于半表里, 人自不知, 則入于里, 故欲吐不吐, 欲瀉不瀉。 痧毒沖心, 則心胸大痛。 痧毒攻腹, 則盤腸吊痛。 用放血法自愈, 不愈, 以藥治之(宜十四號豐象方、十九號大畜方)。 或中于里, 人自不知, 則痧氣壅阻, 惡毒逆攻心膂, 立時發(fā)暈, 氣血不流, 放之亦無紫黑毒血, 即有亦不多, 此痧毒入深, 兇兆也。 但當審脈辨癥, 風寒暑濕氣血食積痰飲, 辨其何因, 治之使蘇, 令氣血流動, 然后扶起放痧, 如不蘇, 急以藥灌之(宜二十一號暌象方、三十三號巽象方、四十五號蒙象方)。 如此重癥, 當立時連進湯丸, 方能有救, 遲則必死。 凡痧脹服藥, 但由痧氣壅盛, 而無食積瘀血, 宜冷服。 若痧氣壅阻食積, 而無血瘀, 稍冷服。 若痧毒盛而血瘀, 微溫服。 若痧入氣分而毒壅, 宜刮痧。 若入血分而毒壅, 宜放痧。 其大較也。 且痧癥必分涼熱, 如痧犯太陽, 則頭疼發(fā)熱; 犯少陽, 則耳旁腫脹, 寒熱往來; 犯陽明, 則但熱不寒, 面目如火; 犯太陰, 則腹痛身涼; 犯厥陰, 則少腹或脅胸痛, 亦身涼; 犯少陰, 則腰痛, 亦身涼。 犯肺, 則咳嗽痰喘微熱, 甚則鼻衄; 犯心, 則心痛, 或心脹, 頭額冷汗如珠, 而身或熱或涼; 犯膀胱, 則小便血, 甚則身熱; 犯大腸, 則痢膿血, 嘔吐身熱; 犯肝, 則沉重不能轉側, 晡熱內熱, 甚則吐血; 犯三焦, 則熱毒內攻, 口渴便結而身熱。 此痧犯六經臟腑, 而寒熱之外現者也。 又有痧氣壅盛, 發(fā)為熱癥, 或熱而不涼, 或日哺發(fā)熱, 或潮熱往來, 皆痧毒阻而不通, 搏擊肌表, 發(fā)而為熱。 若誤為外感傳經熱癥, 發(fā)汗溫飲, 雖慢痧遲緩, 勢必益盛, 變出頭汗發(fā)狂譫語種種重癥。 不知外感之脈浮數而緊, 熱癥之脈洪數有力, 痧癥之脈終有不同, 或有可疑, 須看痧筋有無, 辨之即明矣。 而痧張又必觀其所起與其所伏。 說B痧之發(fā)也, 與中風、痰厥、昏迷相似。 若脈不洪滑, 便有可疑, 非真痰矣。 故癥或口渴身熱, 而脈變?yōu)槌吝t, 癥或不渴身涼, 而脈變?yōu)榫o數, 皆為脈癥不合, 必取青紫筋色辨之, 方有確見, 不得誤認為中風、痰厥、昏迷也。 且其病源之起伏, 更有顯然者。 如先吐瀉而心腹絞痛, 其痧從穢氣而發(fā)為多也。 先心腹絞痛而吐瀉, 其痧從暑氣而發(fā)為多也。 心胸昏悶, 痰涎膠結, 遍身腫脹, 疼痛難忍, 四肢不舉, 舌強不言, 其痧從寒氣久伏, 郁為火毒而發(fā)為多也。 則其源之所在, 安可不詳審哉。 且夫治痧脹, 與治他癥之法異, 欲治痧脹, 必先明乎他癥之所以異, 何言之? 如傷寒食未化, 下之太早, 反引寒邪入胃, 變而為熱, 熱邪固結, 所食不能消化, 乃成結胸。 若痧癥新食, 固宜以吐為先, 至所食既久, 驟然痧脹, 雖所食消化未盡, 下之無害。 說B痧脹非有寒邪入胃, 變成熱結之患, 但因痧毒在腸胃部分, 肌肉作腫作脹, 盤腸絞痛, 遍及臟腑, 故外宜用刮放以泄毒于表, 內可即下以攻毒于里, 則腫脹自消, 食積因之通利, 原無結胸之可憂也。 但下之必兼去食積, 又宜以漸而進, 中病即止。 痧毒若犯咽喉, 則痰喘如鋸, 先放其痧, 急用薄荷、牛蒡、童便、山豆根之類以清之, 兼用吹藥(宜二十號損象方)。 痧癥危急, 大便不通, 急宜放痧, 用藥攻之(宜潤下丸)。 小便不通, 亦急放痧, 用藥分利之(宜四十四號未濟方)。 枚舉兩三端, 可見痧與他癥之異也。 即或有痧與他癥相兼而發(fā)者, 亦當首重治痧, 兼醫(yī)他癥, 以痧癥急而他癥緩也。 惟胎前產后有痧, 當并重處治。 說B胎前宜補, 痧癥宜消, 產后宜溫, 痧癥宜涼也, 此際最當斟酌。 雖然, 痧癥之發(fā), 其表里寒熱起伏, 以及他癥同異, 固不可忽視。 而痧氣侵犯, 要必先及十二經, 故其發(fā)時, 每隨所犯之經而有十二經現癥, 必明乎此, 方可隨癥尋經, 因經設治。 而十二經脈所起, 及十二引經之藥, 俱不可不知, 試條列焉。 或腰背巔頂, 連及風府, 脹痛難忍, 是足太陽膀胱經痧也, 其脈起于足小指外側之端, 其引經藥黃柏、本。 或兩目紅赤如桃, 唇干鼻燥, 腹中絞痛, 是足陽明胃經痧也, 其脈起足次指外間, 又一支入足中指外間, 又一支入足大指端, 其引經藥葛根、 厚樸、白芷, 少用。 或脅肋腫脹, 痛連兩耳, 是足少陽膽經痧也, 其脈起足四指間, 其引經藥柴胡、青皮。 或腹脹板痛, 不能屈伸, 四肢無力, 泄瀉不已, 是足太陰脾經痧也, 其脈起足大指端, 其引經藥酒炒白芍。 或心胸吊痛, 身重難移, 作腫作脹, 是足厥陰肝經痧也, 其脈起足大指叢毛上, 其引經藥柴胡、青皮、川芎。 或痛連腰與外腎, 小腹脹硬, 是中少陰腎經痧也, 其脈起足小指下, 其引經藥獨活、 鹽、酒。 或咳嗽聲啞, 氣逆發(fā)嗆, 是手太陰肺經痧也, 其脈起手大指端, 其引經藥蔥白、桔梗、白芷, 少用。 或半身疼痛, 麻木不仁, 左足不能屈伸, 是手太陽小腸經痧也, 其脈起手小指端, 循外側上行, 其引經藥羌活, 少用。 或半身脹痛, 俯仰俱廢, 右足不能屈伸, 是手陽明大腸痧也, 其脈起手食指端, 其引經藥白芷, 少用。 或病重沉沉, 昏迷不省, 或狂言亂語, 不知人事, 是手少陰心經痧也, 其脈起手小指內側出其端, 其引經藥獨活、細辛。 或醒或寐, 或獨語一二句, 是手厥陰心包絡經痧也, 又名手心主, 其脈起中指端, 其引經藥柴胡、丹皮。 或胸腹熱脹, 揭去衣被, 干燥無極, 是手少陽三焦經痧也, 其脈起手無名指端, 其引經藥川芎, 少用。 夫既因十二經現癥而知何經之痧, 即可因何經之脈所起之處以施針刺, 再用藥治之, 寧患痧脹之不愈。 或有謂針刺手足, 無如指頂為妙者, 法最簡便, 參用可也。 然而治痧莫要于手法, 更有不可不明者。 手法奈何, 不外焠、刮、放三者而已。 說B痧在肌表, 有未發(fā)出者, 以燈照之, 隱隱皮膚之間, 且慢焠, 若既發(fā)出, 有細細紅點, 狀如蚊, 粒如麩, 疏則累累, 密則連片, 更有發(fā)過一層, 復發(fā)兩三層者。 焠法, 看其頭額及胸前兩邊, 腹上, 肩腰照定小紅點上, 以紙捻條或粗燈草, 微蘸香油, 點灼碎之, 即時暴響。 焠畢, 便覺胸腹寬松, 痛亦隨減。 此火攻之妙用也, 此焠法也。 痧在皮膚之里, 有發(fā)不出者, 則用刮法。 若背脊, 頸骨上下, 胸前, 脅肋, 兩肩臂灣, 用銅錢或碗口蘸香油刮之。 若在頭額項后, 兩肘臂, 兩膝腕, 用棉紗線或苧麻繩, 蘸香油戛, 見紅紫血點起方止。 大小腹軟肉內痧, 用食鹽以手擦之, 既刮出, 痛楚亦輕矣。 此刮法也。
古人云: 東南卑濕之地, 利用砭。 所謂針刺出毒者, 即用砭之道也。 但今放痧, 俱用鐵針, 輕者一針即愈, 重者數刺不痊, 說B因痧毒入深, 一經鐵氣, 恐不能解, 惟以銀針刺之, 庶入肉無毒, 又何俱痧患之至深乎。 此刺法也。 夫治痧之手法既明, 而放痧之要處宜悉。 放痧者, 即刺痧也。 其可放之處有十: 一在頭頂心百會穴, 只須挑破, 略見微血以泄毒氣, 不用針入。 二在印堂, 頭痛甚者, 用針鋒微微入肉, 不必深入。 三在兩太陽穴, 太陽痛甚者用之, 針入一二分部B。 四在喉中兩旁, 惟蝦蟆大頭瘟可用。 五在舌下兩旁, 惟急喉風喉鵝痧可用, 急令吐出惡血, 不可咽下。 六在兩乳, 乳頭垂下盡處是穴, 此處不宜多用, 不如看有青筋在乳上下者刺之。 七在兩手十指頭, 其法用他人兩手, 仂下不計遍數, 捏緊近脈息處, 刺十指尖出血; 一法, 用線扎住十指根, 刺指背近甲處出血, 隨人取用, 若刺指尖, 太近指甲, 常令人頭眩。 八在兩臂灣曲池穴, 臂灣名曲池, 腿灣名委中, 先蘸溫水拍打, 其筋自出, 然后迎刺。 九在兩足十指頭, 與刺手指同法。 十在兩腿灣, 看腿灣上下前后, 有青筋所在, 名曰痧眼, 即用針迎其來處刺之。 如無青筋, 用熱水拍打腿灣, 直刺委中便是, 惟此穴可深入寸部B。 或謂刺腿灣痧筋法, 細看腿灣上下, 有筋深青色或紫紅色者, 即是痧筋, 刺之方有紫黑毒血。 其腿上大筋不可刺, 刺亦無血, 令人心煩。 腿兩邊硬筋上不可刺, 刺之筋吊。 臂灣筋色, 亦如此辨之, 此說參看可也。 以上刺痧要處, 皆當緊切牢記。
總之, 凡痧有青筋紫筋, 或現于一處, 或現于數處, 必須用針刺之, 去其毒血。 然用針必當先認痧筋, 醫(yī)者不識, 孟浪用藥, 藥不能到血肉之分, 或痧癥復發(fā), 痧毒肆攻, 輕者變重, 病家不能明其故, 歸咎于醫(yī), 醫(yī)者之名, 由玆損矣。 故放痧必須令其放盡, 然亦有不盡者, 何也?說B痧者, 熱毒也, 或誤飲熱湯, 其青筋反隱不現, 即略現, 放之或毒血不肯流, 刮痧亦不出, 熱湯為之害也, 當急飲冷水解之, 然后可再放而血流, 再刮而痧出。
又有毒痧方發(fā), 為食物積滯所阻, 與痧毒凝結于中, 即放之不盡, 刮之不出者, 食物積滯為之害也, 當先消食積而再刮放。 或有痧毒痧滯, 熱極血凝, 瘀血不流, 阻于胸腹, 刮放不盡者, 當先散瘀血而后刮放。 又有痧毒方發(fā), 兼遇惱怒, 氣逆?zhèn)巫髅? 故痧氣益盛, 而刮放俱難盡, 又當先用破氣藥而再刮放。 如此, 痧毒皆可漸消矣。 然而痧筋不同, 有現者, 有微現者, 有乍隱乍現者, 有伏而不現者。 其現者, 毒入于血分為多。 乍隱乍現者, 毒入于氣分為多。 伏而不現者, 毒結于血分為多。 微現者, 毒阻于氣分為多。 現者人知放刺, 微現者乃毒阻于腸胃, 痧筋不能自顯, 雖刺無血, 即微有血, 點滴不流, 治療之法, 但宜通其腸胃, 痧筋自現, 從而刺之可也。 乍隱乍現者, 又必待現而放之矣。 至伏而不現者, 雖欲放而無可放, 必從脈不合癥辨之。 孰為所發(fā)之病在緩, 孰為所見癥候甚急, 即癥與脈相合, 又必細辨其何痧治法: 結于血者散其瘀, 結于食者消其食, 結于痰積者消其痰積, 迨結散之后, 痧筋必然復現, 然后刺放, 病其可得而理也。 治痧之手法, 寧有可不講求之者乎。 如果善用手法, 使痧毒得泄于外, 則必再求用藥之法, 以擴清其內。 而治痧之藥, 大約以T削為主, 不可用補益。 說B以痧者, 天地間癘氣也。 入氣分, 則毒中于氣, 而作腫作脹。 入血分, 則毒中于血, 而為畜為瘀。 凡遇食積痰火, 氣血因之阻滯, 結聚不散, 此所以可畏也。 故壯實者有痧癥, 忽飲熱酒熱湯而變者固然。 即虛弱者有痧癥, 忽飲熱酒熱湯而變者, 亦無不然。 至如人有雜癥, 兼犯痧脹, 是為雜病變端, 亦畏熱湯熱酒, 人不知覺, 遂遭其禍, 則痧癥之發(fā), 又何論人虛實乎?夫惟實者犯之, 固當以有余治。 虛者犯之, 亦即以有余治。 說B其有余者, 非有余于本原, 乃有余于痧毒也, 故藥雖T削, 病自當之, 中病即已, 于本原依然無恙。 可見治痧之藥, 絕無補法, 痧之有實無虛也明甚。 然則有手法以泄毒于外, 有藥劑以清毒于內, 痧不既治矣乎, 乃竟有放血不出, 用藥不效者, 寧遂無法以治之? 說B痧筋隱隱, 放之而血不流, 即昏迷不醒, 勢在危急, 若審其無食積血痰阻滯于中, 急用陰陽水, 或泥漿水, 或晚蠶沙水, 或白沙糖梅水, 或細辛水, 擇一種用之, 俟其稍醒, 然后扶起再行別法療治。 有因血瘀放之不出者, 用桃仁、紅花、童便之類。 有因飯后便犯痧癥, 多用鹽湯, 或礬湯冷飲, 以吐去新食。 食久痧脹, 用菔子、山楂、麥芽消之。 有積痧阻, 用大黃、檳榔驅之(宜七號晉象方)。 或痰血凝結, 昏迷欲死, 不省人事, 用菜油二兩、麝香一錢調下立醒。 如是先去食積血痰之阻滯者, 則痧筋自然復現, 痧氣自然散行, 而后可刮即刮, 可放即放, 當藥即藥, 說B緣痧癥初發(fā), 未攻壞臟腑故也。 總之, 肌膚痧, 用油鹽刮之, 則毒不內攻。 血肉痧, 看青紫筋刺之, 則毒有所泄。 腸胃及脾肝腎三陰痧, 須辨經絡臟腑在氣在血, 則痧氣內攻者, 可消可散可驅, 而除其病根也。 且凡病用藥得宜, 斷無不效, 獨痧癥竟有得宜亦不效者何故? 夫痧, 熱毒也, 熱毒宜涼不宜溫, 宜消不宜補, 湯劑入口, 必須帶涼, 涼則直入腸胃, 而肌膚血肉之間, 雖有良劑, 安能得至, 故治痧者, 莫先于刮放也。 如刮放而肌膚血肉之毒已除, 后將腸胃肝脾腎之毒, 用藥驅之, 未有不效者矣。 然有刮放過, 藥仍不效奈何? 說B雖刮而刮有未到, 雖放而放有未盡, 則肌膚血肉之毒猶在, 故藥有不效也。 若刮已到, 放已盡, 而痧癥猶在, 則毒惟在腸胃及肝脾腎三陰經絡, 非藥將何以治之耶。 雖然, 痧之治法, 既已精詳, 而痧之名稱, 又當枚舉。 說B痧各有受病之由, 其原雖不離七情六氣, 然不盡關七情六氣也。 有因糞穢所觸而發(fā), 有因饑飽勞役而發(fā), 有因傳染時行瘟疫而發(fā)。 痧本無定脈, 凡脈與所患之癥不相應者, 即為痧之脈。 痧亦無定癥, 或感風感食感勞感痰, 而以本癥治之不效者, 皆為痧之癥。 有其癥即應有其名, 有其名即應有其治。 故養(yǎng)吾于有所感而獨發(fā)為痧者, 定為正痧三十六癥, 而以三十六方治之。 又以痧之發(fā), 或兼他癥, 或類他癥, 或變他癥, 皆有必然之勢, 故復即此而定為變痧三十六癥, 而以二十八方治之。 總計痧癥共七十有二, 治痧方六十有四。 又以一癥有兼用數方者, 有一方或可治數癥者, 有有癥而不必用藥, 因無方者。 其方難于立名, 遂取六十四卦象, 定名編次。 說B以癥皆己析, 方皆己造, 從古無七十二痧之名, 亦無六十四方之治也, 今得取其方癥而列陳之。 曰風痧, 頭疼腿酸, 身熱自汗, 咳嗽腹痛, 此因時邪所感, 不可同傷風治法, 純用疏風, 當用刮法, 后服藥(宜第一號干象方)。 曰暑痧, 頭眩惡心, 自汗如雨, 脈洪拍拍, 上吐下瀉, 腹痛或緊或慢(宜第二號姤象方)。 而亦有暑脹不已者(宜第三號遯象方, 如竹葉石膏湯、六一散俱可用)。 曰陰痧, 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 宜用火焠, 或因穢氣所角而致(宜第四號否象方。 曰陽痧, 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 出血即安, 或因郁氣不通之故(宜第五號觀象方)。 曰紅痧, 皮膚隱隱紅點, 如疹相似, 痧在肌表, 感受雖淺, 熱酒熱湯, 亦不可犯, 外用焠刮(宜第五號觀象方)。 曰斑痧, 頭眩眼花, 惡心嘔吐, 身有紫斑, 痧在血肉,m.bhskgw.cn/yishi/ 急用刮放, 遲則漸入于里, 必生變癥(宜第六號剝象方)。 曰烏痧, 滿身脹痛, 面目黧黑, 身有黑斑, 毒在臟腑, 氣滯血凝, 以致疼痛難忍(宜第七號晉象方)。 曰吐痧, 湯水入口即吐, 急用伏龍肝研碎, 水泡澄清飲即定, 若湯藥亦以此水煎之(宜第四號否象方)。 曰瀉痧, 水瀉不計遍數, 不可下, 不可澀, 惟分理陰陽, 用五苓散去桂, 白術換蒼術, 加車前、木通之類(宜五苓散)。 曰緊痧, 其痛急, 霎時暈倒, 不消半刻即死, 故曰緊, 若知之者, 急為放血焠刮(宜滌痧丸, 或可救)。 曰慢痧, 緊痧只在頃刻, 慢者十日半月死, 甚或一月三四月死, 然亦必速治, 說B其死雖遲, 久則痧毒延蔓腸胃經絡, 正多兇險。 如痧毒結滯于身, 或左右, 或上下, 或表里。 其在內者, 先壞臟腑。 在中者, 先損經絡。 在表者, 先潰肌肉。 一不治, 便成死癥。 夫痧之有緊有慢, 人多不識, 未能逐癥詳明。 如初犯, 邪氣勝, 元氣衰, 或十日半月一發(fā), 或一月二月一發(fā), 久之則日近一日。 說B由胃氣本虛, 故爾數犯, 當用藥以充其胃氣, 則毒自解而痧自斷矣(宜六十四號歸妹方)。
曰暈痧, 一時頭眩眼暗, 昏迷跌倒, 乃毒痧氣攻, 毒血一沖, 必至敗壞臟腑, 其勢甚急, 不能少延。 說B因毒血與食積痰氣, 結聚心腹胸膈, 而經絡不轉, 氣血不通, 雖放而血不流, 雖刮而痧不顯。 治法視其食積痰血氣阻, 及暑熱伏熱穢氣之類, 消之散之。 俟胸膈一松, 則昏迷自醒, 然后驗其青紫筋以刺之(宜第八號大有方、 第九號坎象方)。
曰絞腸痧, 心腹絞切大痛, 或如板硬, 或如繩轉, 或如筋吊, 或如錐刺, 或如刀刮, 痛極難忍。 輕者亦微微絞痛, 脹悶非常, 放血可愈。 若不愈, 必審脈證何因, 辨明暑穢食積血痰氣阻治之, 須連進數劑, 俟其少安, 方可漸為調理。 此癥多有放血不愈, 不肯服藥, 遂痧毒攻壞腸胃而死者, 良可惜哉(本癥右手脈伏宜放血, 用第十號節(jié)象方、第八號大有方、十一號屯象方, 服下, 能熟睡即愈。 如昏沉絞痛, 口吐痰涎, 宜先刺指頭出血, 用十二號既濟方冷砂仁湯調下, 并一號干象方加山豆根、茜草、金銀花、丹參、 山楂、菔子服之安。 如盤腸絞痛, 脈俱伏, 宜十三號革象方、十四號豐象方。 或飲之稍愈后復絞痛非常, 叫喊不己, 宜十五號明夷方、十六號師象方, 必愈)。
曰抽筋痧, 兩足筋抽疼甚, 忽一身青筋長起如箸粗, 必須處處大放毒血(宜十七號艮象方)。 曰暗痧, 心悶不已, 不食, 行坐如常, 即飲溫熱, 不見兇處, 心腹腰背不痛, 但漸憔悴日甚, 不治, 亦大害。 此痧之慢而輕者, 放之愈。 更有頭痛發(fā)熱, 心中脹, 似傷寒。 亦有往來寒熱似瘧, 悶悶不已。 又有咳嗽煩悶, 似傷風。 有頭面腫脹, 面目如火。 有四肢紅腫, 身體重滯, 不能轉側。 此痧之慢而重者, 誤吃熱物, 遂乃沉重, 或昏迷不醒, 或痰喘氣急, 狂亂。 如遇此等, 必當審脈辨癥果系何因, 在表者刮, 在中者放, 在里者或煎或散或丸, 須連進數服, 俟其少安, 漸為調理。 (一婦忽不省, 顏黑, 左脈洪大, 右脈沉微, 此暗痧也, 刺腿灣青筋出紫黑血, 不蘇, 次日用十號節(jié)象方稍蘇, 至五日刮痧, 用十八號賁象方, 乃大蘇。 一老人六月發(fā)熱昏迷, 舌上黑苔芒刺, 狂罵不已, 六脈伏, 此痧之極重者, 利之血不流, 用十號節(jié)象方、十九號大畜方, 稍冷飲之, 又用三號遯象方, 次日痧退少蘇, 但身重如石, 黑苔不退, 用六號肅象方而痊。 一婦杯孕, 失火急下樓, 墜仆絕氣, 以驚治不效, 安胎又不效, 明日胎下, 兒已死, 診之脈伏, 細按如有一絲, 但四體溫軟, 如熟睡狀, 急為刺手足血, 便呻吟, 投滌痧散遂蘇, 更用十九號大畜方并二十號損象方而痊)。
曰悶痧, 痧毒沖心, 發(fā)暈悶地, 似中風中暑, 人不知覺, 即時而斃, 此痧之急者, 如略蘇, 扶起放痧, 不愈, 審脈用藥急投滌痧丸, 如發(fā)暈不蘇, 扶不起, 必須辨癥的確, 用藥數劑灌蘇, 再放痧, 再調治(宜十號節(jié)象方、九號坎象方)。 曰落弓痧, 忽昏不省, 或痰喘, 目上吊, 如小兒落弓癥, 此暗痧難識, 必須審脈辨癥是何痧毒, 再看身之涼熱, 唇舌潤燥何如, 然后治之(宜十五號明夷方。 如痧氣未盡, 宜二十一號暌象方加銀花、山楂、丹參、菔子。 一人常身熱口微渴, 飲熱茶, 忽昏迷, 左尺沉細, 動止不勻, 右寸浮芤, 乃腎虛而痧犯之。 腎水之痧逆行于肺, 故痰氣壅盛而發(fā)暈也, 用二十二號履象方加貝母、牛膝, 入童便飲之, 更用二十三號中孚方, 然后扶起放痧愈)。
曰噤口痧, 不語, 語亦無聲, 乃痧氣郁盛, 熱痰上升, 阻逆氣管, 咽喉閉塞而然, 宜先放血, 審肺腎脾三經脈, 次之推詳余經, 則知病之所由來矣。 (一女為后母所詈, 痧脹昏沉不語, 左關有力, 右脈沉伏, 乃傷氣之痧也, 陳香椽一個, 煎湯微冷服, 稍有聲, 次日左關弦長而動。 說B因怒氣傷肝, 痧氣尚阻肝經之故。 刺委中三針, 血出如注。 又刺頂心臂指十余針, 乃用于十八號賁象方、二十四號漸象方加元胡索、香附, 微溫服之, 乃痊。
曰撲鵝痧, 痰涎壅盛, 氣急發(fā)喘, 喉聲如鋸, 此三焦命門之痧也, 當放臂指腿灣青筋紫黑血, 不愈, 服藥(宜十三號革象方、二十一號暌象方, 外吹二十五號震象方, 再服二十六號豫象方自愈)。 說B此癥痛如喉鵝狀, 但喉鵝喉內腫脹, 痧只如喉鵝之痛, 而不腫脹, 形如急喉風, 但喉風痛而不移, 痧則痛無一定。 且痧有痧筋, 喉鵝則無可辨也。
曰角弓痧, 心胸脹極, 痧毒內攻, 故頭項向上, 開如角弓反張, 是臟腑已壞死癥也。 然反復試驗, 又得一治法, 胸腹脹悶, 自不必言, 身難轉側, 或手足拘攣不能屈伸, 有時踡蹜, 有時反張, 急將毛青布一塊蘸油燒, 抹其手足拘急處, 再口含火酒, 噴其通體, 少頃, 定覺舒展松動, 然后用藥, 或可回生(宜十號節(jié)象方、十八號賁象方之類)。
曰瘟痧, 寒氣郁伏肌膚血肉間, 至春而發(fā), 變?yōu)槲涟Y, 是名瘟痧。 又暑熱傷感, 凝滯于肌膚血肉中, 至秋而發(fā), 亦名瘟痧。 但春瘟痧毒, 受病者少, 不相傳染, 時或有之。 秋瘟痧毒, 受病者多, 老幼相傳, 甚至一家一方俱犯。 其發(fā)也, 惡寒發(fā)熱, 或腹痛, 或不痛, 似瘧非瘧, 或氣急發(fā)喘, 頭面腫脹, 胸鬲飽悶, 或變下痢膿血, 輕者牽連歲月, 重者危急一時, 治宜放血消食積為主, 然后和解清理(宜九號坎象方、二十八號恒象方加大黃一二錢)。
曰滿痧, 初起跌倒, 牙關緊閉, 不省人事, 捧心拱起, 鼻煽耳鳴, 急為大放毒血(宜七號晉象方、 九號坎象方、二十九號升象方)。
曰脫陽痧, 小腹急痛, 腎縮面黑氣短, 出冷汗, 名為脫陽, 有似發(fā)痧, 用連須蔥白三莖研爛, 酒四碗, 煮二碗, 作三服, 又炒鹽熨臍下氣海穴, 令氣熱自愈。
曰羊毛痧, 腹脹連背心, 或腰胯如芒刺痛(宜用燒酒瓶頭泥研細, 將燒酒和成團, 帶潮隨痛處, 將團上滾少頃, 即有細細羊毛滾在團上, 疼即止, 屢用皆驗)。
曰羊筋痧, 腹脹, 渾身板痛, 此與上羊毛痧癥, 或胸前, 或腰背, 當用小針穿皮, 提出筋毛自愈, 只揀疼處看其有毫毛聚起者便是(宜滌痧丸、普濟消毒飲)。
曰紫痧, 痧癥不內攻, 則外潰, 即如為腫為毒之外, 又有發(fā)為紫血者, 此真痧之異者也, 宜刺腿灣及手指頭, 令出毒血(宜三十號井象方)。
曰瘋痧, 曾見一人犯大麻瘋癥, 眉發(fā)俱脫, 面目頹敗, 手足踡攣, 遇一老者為之放痧三次, 曰痧瘋也, 傳一方, 日日服之, 以漸而痊。 瘋者, 天地之癘氣。 說B惡毒之氣纏于血肉, 散于肌表, 留于經絡, 以成瘋癥, 最惡候也。
痧亦時行惡毒之氣所鐘, 變?yōu)榇蟑? 又何疑乎。 (老人所傳奇方, 金銀花六錢, 苦參四錢, 牛膝三錢, 赤芍、紅花、生地各二錢, 黃芩一錢半, 皂角刺一錢, 水酒各半煎。 附虱痧, 手灣內鉆癢無比, 此癥無藥吃, 亦不多見, 惟有急破去虱剝去皮一法耳。 曾見一人遍身起大, 其癢無比, 用熱水洗之稍解, 嘗欲眠手鹽蒲包上, 若破, 內藏虱一包, 如此數月而死)。
曰血痧, 胸中脹悶, 飲食俱廢, 兩脅疼甚, 口中嘗涌出淡紅色血沫如西瓜瓤(宜用熏陸香為君即丹陽零香, 佐以茜草、 劉寄奴之類, 治之自愈)。
曰蛔結痧, 痧毒攻胃故蛔死, 入于大腸與宿糞相結, 腹中大痛, 是為蛔結。 又有痧毒入胃, 胃必熱脹之極, 蛔不能存, 因而上涌, 乘吐而出, 或蛔結腹痛, 不大便, 或入大腸由大便而出, 與傷寒吐蛔、 伏陰在內者不同, 法當清其痧脹為主, 先用刮放, 后服藥(宜二十六號豫象方、 十五號明夷方、三十一號大過方)。
曰銅痧, 渾身上下, 頭面眼珠, 盡如姜黃色, 直視, 四肢僵直, 六脈似有似無, 一時又如沸羹, 大小便閉, 淹淹欲死, 急投滌痧丸, 刺指臂委中俱令出黑血(宜三十二號隨象方良)。
曰鐵痧, 頭面手足十指如鍋煤色, 不治, 以周身血凝聚也, 急深刺委中, 令多出黑血, 用火酒擦身法。
曰痧塊, 痧毒留于氣分, 成氣痞塊; 留于血分, 戚血塊痛; 壅于食積, 成食積塊痛。 說B因刮放稍愈, 痧毒未盡, 不用藥消之故。 治法, 在氣分者, 用沉香砂仁之類; 在血分者, 用桃仁紅花之類; 由食積者, 用檳榔菔子之類。 或氣血俱有余毒者, 兼治之。 更兼食積, 并治之。 又有痧癥不忌食物, 痧毒裹食, 結成痧塊, 兩脅下痛, 其痧塊變癥多端, 故難治。 且治痧唯在初發(fā), 若不知, 或飲溫熱, 毒血凝結, 即慢痧, 不至殺人, 亦成脅痛, 瘀之日久, 勢必難散(宜二十九號升象方, 三十三號巽象方與九號坎象方加貝母、 白芥子, 七號晉象方, 三十四號小畜方)。
曰身重痧, 痧癥初發(fā), 勢雖兇暴, 未必身重, 若飲熱湯熱酒, 痧毒即阻塞經絡血肉之間, 偏身重痛, 不能轉側, 或嘔吐腹脹, 脈伏, 放痧之后, 治先消瘀解毒(宜三十五號家人方, 如痧氣漸減, 再放痧, 用三十六號益象方)。
曰心煩嗜睡痧, 痧氣沖于心胸, 故心煩, 或嗜睡, 此等俱慢痧。 若誤以心煩嗜睡治之, 必日甚。 倘吃溫熱, 必日兇, 至不起, 治法刺血為主, 可不藥而痊。
曰偏身青筋痧, 痧發(fā), 面色如靛, 滿身青筋脹起, 粗如箸, 痛自小腹起, 攻上胸脅, 困倦不堪, 切不可誤認作虛, 急刺曲池、 委中出黑血(宜滌痧丸以火酒下)。
曰遍身腫脹痧, 痧者, 暑熱時疫惡癘之氣, 攻于里, 則為痰喘, 為瘀血, 昏迷不省。 若元氣實, 內不受邪, 即散其毒于肌膚血肉之表, 為腫為脹。 若誤吃熱湯酒, 便成大害, 此痧之暗者, 宜從脈異處辨。 (一女手足俱腫, 將及于腹, 六脈弦細沉遲, 此為慢痧變癥, 因不肯放血, 數日愈腫, 強之放二十余針, 黑毒血出, 用十號節(jié)象方, 并散痧解毒消瘀順氣藥十余帖安。 一女久生瘡, 腹腫如鼓, 手足腫, 左脈微數, 右脈歇止, 夫瘡毒脈必洪數, 今脈癥不合, 此慢痧為患也, 刺腿灣青筋五針, 又刺指頭十余針, 用十號節(jié)象方并三十六號益象方, 連進五服乃痊)。 以上三十六正痧也。 試更即三十六變痧述之。
曰傷寒兼痧, 凡傷寒頭痛寒熱諸癥, 或當暑天, 或觸穢氣, 或感疫癘, 忽犯痧脹, 是惟認脈看筋辨之, 必先治痧, 痧退乃治傷寒。 若誤食溫熱湯酒生姜, 立見兇危。 (一人傷寒發(fā)痧, 昏沈, 臥不能轉。 說B痧氣沖心, 故昏迷。 痧毒入血分經絡, 故不能轉側。 先放痧, 用三十七號無妄方, 痧退, 治傷寒而痊。 一女太陽傷寒, 治之四日, 面赤身熱, 心胸煩悶, 六脈洪大無倫, 此兼痧癥也。 刺青筋一針, 流紫黑血。 余有細筋隱隱, 痧氣壅阻之故, 用三十四號小畜方二帖稍松, 次日筋大見, 刺九針, 服二十三號中孚方少安。 又早飲食, 復發(fā)熱面赤, 又刺兩足青筋, 用小畜方二帖稍痊。 偶飲溫茶, 立刻狂言, 此痧未盡散, 故又發(fā)耳, 飲冷井水二碗, 更服小畜方數帖, 痧乃清, 但病久身虛, 服參*始愈) 。
曰痧癥類傷寒, 傷寒集中僅有四癥類傷寒, 至于痧癥類傷寒, 比四癥尤兇暴, 而方書不載, 故醫(yī)者不識。 夫傷寒頭痛, 惡寒發(fā)熱, 是太陽經癥, 寒從肌表而入, 故宜發(fā)散。 若痧癥頭痛, 是痧毒上攻頭面三陽, 不因外感, 其惡寒發(fā)熱, 雖在肌表, 是時行之氣所感, 由呼吸而入, 搏擊于肌表之中。 作為毒熱, 內熱則外寒, 故亦惡寒。 治宜先刺巔頂, 放痧以泄其毒, 用藥惟以透竅解毒順氣為上。 若誤用麻黃、羌活, 發(fā)表太甚, 反助痧毒火邪, 勢必惡毒攻沖, 作腫作脹, 立時兇危。 故痧與傷寒癥雖同, 而治各異。 要知痧癥宜清涼, 則痧毒可由解。 傷寒宜辛散, 則寒氣可外舒。 固不可以治痧癥者治傷寒, 更不可以治傷寒者治痧癥也, 急刺腿灣指臂及頂心(宜十號節(jié)象方、 三十八號噬嗑方、三十九號頤象方、四號否象方)。
曰傷風咳嗽痧, 痧從時氣所感, 因而咳嗽, 肺經受傷, 不可同傷風治。 說B傷風以疏風為主, 痧則當以刮放為先。 用藥以清喉順氣, 涼肺散痧為上(宜四十號蠱象方加前胡、山豆根)。 曰咳嗽嘔噦痧, 痧毒之氣, 上凌肺金, 故氣逆, 發(fā)嗆而咳嗽, 痰涎上涌, 或嘔噦惡心, 或面目浮腫, 或心胸煩悶, 此熱毒入于氣分, 痧筋往往不現, 當刮之。 間有入血分者, 必待痧筋方刺之, 急宜清理其痧毒。 若從傷風治, 誤矣(宜十號節(jié)象方加童便, 微冷服, 又二十號損象方或一號干象方加貝母、薄荷、童便)。
曰霍亂痧, 痛而不吐瀉者, 名干霍亂, 毒入血分也, 宜放痧。 新食宜吐, 久食宜消, 食積下結宜攻。 痛而吐瀉者, 毒入氣分也, 宜刮痧, 有痧筋則放, 宜調其陰陽之氣, 須知腸胃食積, 宜驅不宜止, 止則益痛。 若吐瀉而后痛者, 此因瀉糞穢氣所觸, 宜用藿香正氣散, 須防食積血滯, 或消或攻, 或活血, 山藥、茯苓不可亂施, 燥濕之品, 溫暖之藥, 俱在所禁。 干霍亂盤腸大痛, 先放痧, 后即服藥(宜十號節(jié)象方與潤下丸妙)。 若上腹大痛, 吐瀉數十次痛更甚, 宿食雖吐瀉盡, 乃毒入血分, 血瘀作痛也(宜二十號損象方、三十三號中孚方)。
曰痧痢, 夏傷于暑, 秋必瘧痢, 痢疾初發(fā), 必先泄瀉, 瀉則腸胃空虛, 虛則易觸穢氣, 即成痧痛。 或天氣炎熱, 時行疫癘, 感動腸胃, 因積而發(fā), 亦致痧痛。 夫痢不兼痧, 積去便輕, 若一兼犯, 必絞痛異常, 止治其痢亦不效。 或變痢如豬肝色, 或如屋漏水, 或惟紅血水, 或變噤口不食, 嘔吐, 兇危。 或休息久痢, 惟先治痧兼治積, 則痧消而積易去, 積去而痧可清矣, 急宜刮放(宜九號坎象方, 砂仁湯下, 或三十號井象方)。 或更發(fā)熱脹悶沉重, 痢下紫血, 六脈洪大不勻, 此痧氣不清, 毒尚盛也, 急刮放(宜三十五號家人方入童便飲, 次以蘇木、紅花、茜草、五靈脂、烏藥、 香附、當歸, 以導其瘀)。
曰痧類瘧疾, 痧有寒熱往來似瘧, 或昏迷沉重, 或狂言亂語, 或痰喘不休, 或心胸煩悶, 叫喊不止, 或嘔噦吐痰, 睡臥不安, 或大小便結, 舌黑生芒, 如此重極, 脈必有變, 不與瘧同, 宜細辨之。 (一人日晡潮熱, 昏沉脹悶, 大便不通, 苔厚舌焦。 左脈浮大而虛, 右脈沉細而澀, 若是瘧脈, 不應虛且澀, 視其乳下有青筋, 刺出黑血, 用散痧消毒活血之藥, 諸癥退, 又用潤下丸三錢, 大便通, 惟寒熱未除, 用小柴胡湯愈)。
曰瘧疾兼痧, 瘧疾連朝間夕, 多因暑熱相侵, 心中迷悶, 或感疫氣兼犯乎痧, 瘧因痧變, 勢所必至, 不可慢以為瘧而忽視之, 瘧猶可延, 痧必傷人, 自非先治痧, 決難全愈, 兼痧之禍, 可勝道哉(宜十號節(jié)象方、八號大有方)。 又或有本患瘧疾, 日哺寒熱, 七八日后, 忽壯熱不已, 昏沉不醒, 左脈不勻, 右脈虛澀, 此非瘧脈, 乃為瘧之變癥, 非痧而何, 刺臂出毒血, 不愈服藥(宜五號觀象方加藿香、菔子、 厚樸、檳榔, 并四十一號離象方, 次日再刺指頭, 即觀象方加大黃、枳實, 俟熱退, 再用十八號賁象方運動其氣)。
曰頭痛痧, 痧毒中臟腑之氣, 閉塞不通, 上攻三陽巔頂, 故痛人腦髓, 發(fā)暈沉重, 名真頭痛, 旦發(fā)夕死, 夕發(fā)旦死, 急刺破巔頂出毒血以泄氣, 藥則惟破毒清臟為主。 痧毒中臟腑之血, 壅瘀不流, 上沖三陽頭面肌肉, 故肌肉腫脹, 目閉耳塞, 心胸煩悶, 急刺破巔頂及其余青筋, 藥宜清血分破壅阻為要(氣分宜四十二號旅象方, 血分宜先冷服紅花膏子半盞, 再用四十三號鼎象方)。
曰心痛痧, 痧毒沖心, 屬之于氣, 則時疼時止, 痰涎壅盛, 昏迷煩悶, 此其候也, 治宜刺手臂, 服順氣藥為主。 痧毒攻心, 屬之于血, 則大痛不己, 昏沉不醒, 此其候也, 治宜刺腿灣, 服活血藥為主, 遲則難救(宜十一號屯象方)。
曰腰痛痧, 痧毒入腎, 則腰痛不能俯仰, 若誤吃熱湯酒, 必煩躁昏迷, 手足搐搦, 舌短耳聾, 垂斃而已。 故凡痧中于腎, 曰大腹痛痧, 痧毒入大小腸, 則小腹大痛不止, 形如扳推, 絞切不已, 治之須分左右, 二股屈伸為驗。 如小腹大痛, 每每左臥, 左足不能屈伸, 小腸經痧也。 或痧筋不現, 先服藥(宜四十四號未濟方兩三劑), 俟筋現, 刺左腿灣二三針, 出紫黑血, 再服藥(宜二十三號中孚方, 冷服愈)。 如大腹大痛, 每每右臥, 右足不能屈伸, 大腸經痧也, 急刺右腿灣青筋三四針, 出毒血, 服藥(宜三十二號隨象方冷服)。 如夏月不頭疼發(fā)熱, 但覺小腹痛, 或心腹俱痛, 脹痞, 不能屈伸, 此皆暑火流注臟腑, 故先小腹痛, 偏及心腹, 急用藥(宜六和湯清解之, 或四苓散加木瓜、紫蘇、香茹和散之。 或藿香正氣散加山梔。 或用炒鹽和陰陽水, 探吐痰涎亦可)。
曰頭眩偏痛痧, 痧氣慢者, 上升于三陽頭面, 常覺頭眩內熱, 或半邊頭痛, 心煩不安, 宜刮痧, 不愈, 用清熱下氣之劑治之。
曰流火流痰痧, 痧毒傳遍, 不待時日, 朝發(fā)于足而足腫痛, 夕發(fā)于手而手腫痛, 朝發(fā)于肌膚而紅腫, 夕發(fā)于里而痰喘不休, 此等痧乍隱乍現, 乍來乍去, 按脈而痧脈又不現, 最難識認。 如痧毒所流及之處, 熱者似流火而非流火, 腫者似流痰而非流痰, 或癢痛不已, 或但痛之極, 又痧之變者也。 欲知此痧, 須看病勢兇暴, 不比流火流痰輕且緩者, 驗于痧筋發(fā)現, 刺之無疑, 然后憑脈所犯風暑濕食痰血氣阻分治之, 斯能有效。 (一女人日間左足小腿紅腫大痛, 夜即腹痛, 而足痛止, 次日左足小腿紅腫大痛, 腹痛又止, 來去不常, 痛無一定, 但六脈如常, 難據為痧, 委中有青筋三條, 刺之血甚多, 反加痰喘, 放痧未盡也, 用二十六號豫象方加土貝母三錢, 二帖少愈, 次日又刺左委中痧筋一條, 巔頂一針, 用前方加牛膝三錢, 痧退, 又用二十三號中孚方, 腫痛俱痊。 一人晚間右腿紅腫, 痛之已, 喉旁腫痛, 初不覺其為痧, 只見時癥犯此者甚多, 細看兩臂痧筋, 剌出毒血, 用十六號師象方倍山楂、菔子, 加大黃一錢飲之, 食消便下而安。
曰痰喘氣急痧, 先痰喘氣急, 痧脹因之, 先治痧后治痰氣, 無令痧為本病之助, 先痧脹后痰喘, 氣急因之, 但治痧而痰氣自愈。 若痧有寒熱不清, 痰喘氣急者, 兼和解。 痧有但熱無寒喘爭者, 兼消食順氣。 有二便不利喘急者, 有痢膿血或赤白喘急者, 但急攻里。 有瘀血凝滯小便利, 大便黑喘急者, 當防痧毒攻壞臟腑。 不痛者可治, 痛不已者難治, 服藥不應者必死。 (一人發(fā)熱頭疼, 脹悶昏迷, 痰喘氣急, 六脈無根, 因放痧, 用十三號革象方、二十號損象方, 稍冷服, 又用四十五號蒙象方, 脹平, 再用一號干象方加青皮、連翹、山楂、菔子、熟大黃, 病痊。 一婦喘急脹悶, 刺乳下二針, 出紫黑血, 用二十八號恒象方, 二帖愈。 一人喘急, 發(fā)熱身重, 腹中絞痛, 刮放不效, 用四號否象方、十四號豐象方加大黃, 服之愈)。
曰半身不遂痧。 心主血, 痧毒中血分, 故易攻心, 此痧癥所以發(fā)昏也。 若慢痧沖激遲緩, 留滯經絡, 或左或右, 半身疼痛, 或麻痹不仁, 遂成半身不遂, 總因痧毒為害也。 見有青筋, 急宜刺破, 乃用藥散毒活血消瘀, 始得愈(宜四十六號渙象方)。
曰臌脹兼痧, 先臌脹, 忽痧氣乘之, 臌脹益甚, 在臌不可先醫(yī), 在痧自宜早治。 一人腹脹如鼓, 臍突筋青, 心口將平, 知為血鼓癥, 其指頭黑色, 兼痧無疑, 刺二十余針, 腿臂出血, 略松, 遂服藥(宜十九號大畜方, 臍下青筋漸退, 后用鼓脹藥導去惡水, 日服治鼓香櫞丸, 二月余鼓癥平, 永不復發(fā))。
曰痧變臌脹, 痧者, 毒也, 慢痧之毒, 遷延時日, 留滯肌膚腸胃中, 若不早治, 即成真鼓。 (一人氣急作脹, 胸腹飽悶, 臍下青筋突然起, 心口將平, 此慢痧成鼓也, 出毒血二十余針, 筋淡腹松, 用十號節(jié)象方)。
曰老病兼痧, 先患痰火咳嗽, 忽喘急痰涎, 喉聲如鋸, 或頭汗如油, 喘而不休, 心胸煩悶, 莫可名狀, 雖是痰火危困, 然有兼感時氣, 或觸穢驟然勢盛者, 必宜察脈按癥, 先清痧, 次治痰, 漸補氣血斯可耳。 (一婦素痰火, 或痰壅喘急, 六脈雀啄, 此兼痧癥, 尚有救, 刺出惡血, 用散痧消毒豁痰順氣藥, 并用四十五號蒙象方, 漸安, 后惟大補氣血愈)。
曰弱癥兼痧, 先患癆弱, 或吐血, 或干嗽, 兩顴唇口鮮紅, 或骨蒸熱, 一感時氣或觸穢, 必兼痧癥, 或痰喘, 或咽喉如哽, 或心腹脹悶, 煩躁發(fā)熱, 較之平時不足, 益加沉重, 此宜先治痧, 令痧毒退盡, 方治本癥。 (宜十號節(jié)象方, 清茶下)。
曰內傷兼痧, 人有內傷, 詎無外感, 外感不獨風寒, 即暑熱時疫傳染, 穢惡觸犯, 一受之, 亦如外感。 然內傷, 本病也。 外感, 標病也。 內傷兼痧, 宜先治痧, 次治本病。 (一老婦奪產爭毆, 發(fā)熱, 咳嗽吐痰, 胸中脹悶, 知是內傷兼痧, 刺痧筋二十余針, 與十號節(jié)象方, 少松, 又用四十七號訟象方治其內傷, 下黑糞瘀血, 諸癥除后, 用六十二號謙象方, 并前虛癥亦除)。
曰痧變癆瘵, 痧癥有忌飲熱湯者, 有反喜熱湯者, 惟喜飲熱, 痧益難辨, 慢痧所以漸成癆瘵也。 原夫痧毒之始, 入于氣分, 令人喘嗽吐痰, 發(fā)熱聲啞。 說B火毒傷肺, 肺為嬌臟, 若不知治, 變?yōu)榘偃站o癆、輕亦數年難愈, 卒至危亡。 入于血分, 重者兇變在即, 輕者歲月挨延。 若乃毒瘀胃口, 必須去毒而愈。 毒瘀肝經, 損壞內潰, 吐血數發(fā), 勢極兇危, 毒瘀心包絡, 總成癆瘵, 治須識立于始, 莫咎厥終。 (一人痧脹, 不服藥, 但放痧三次, 胃脘間成一塊, 嗽痰發(fā)熱, 不食日瘦, 右關芤, 余皆數, 此內有瘀血, 必吐出方解, 用桃仁、蘇木、澤蘭、白蒺藜、香附、烏藥, 酒煎服, 吐出紫黑血碗部B, 更用活血引下藥, 加童便酒服愈)。
曰痧變吐血衄血便紅。 痧毒沖心則昏迷。 沖肺則氣喘痰壅, 甚則糞衄。 入肝則胸脅疼痛不能轉側, 甚則血涌吐出。 流于大腸則大便血。 流于小腸膀胱, 則小便血。 治宜先清痧毒, 順其所出之路, 則氣自順而血自止矣。 (一人放痧不服藥, 變筋骨疼痛, 十日后吐血甚多, 疼痛不愈, 脈芤, 痧氣已退, 尚存瘀血, 用三十六號益象方。 一幼兒痧痛大便血, 令放痧, 用四十八號同人方。 一女痧痛溺血, 放痧不愈, 用四十九號坤象方加益母草、金銀花、牛膝、連翹。 一人痧脹鼻衄, 是痧氣由衄而泄也, 用六號肅象方)。
曰痧變發(fā)斑, 痧粒不過紅點而已, 至有渾身成片斑斕, 發(fā)熱頭暈者(宜五號觀象方)。 其有痧變發(fā)黃者, 邪熱攻乎脾胃, 而土之本色見于外也。 脾胃雖屬土, 又有濕熱之分。 說B脾陰臟屬己土, 主燥, 觀其納甲于離宮可見。 胃陽腑屬戊土, 主濕, 觀其納甲于坎宮可知。 一濕一燥, 濕熱熏蒸, 如盦曲之狀, 故發(fā)黃也。 其方治載銅痧條。
曰犯痧小便不通, 痧毒結膀胱, 令便溺不利, 小腹脹痛難忍(宜四十四號未濟方, 并滌痧丸、潤下丸)。
曰眼目怪癥痧。 痧者, 火毒也。 若犯痧癥, 適與心主之火相合, 痧毒逆沖, 須防攻心之患。 今少陰心君不受邪, 逆犯厥陰肝母, 故兩目紅腫如桃, 甚則眼珠突出。 然他癥患目, 惟在于目。 若因痧為患, 必心中煩悶, 而目疾因之, 不早治, 則痧毒已參陽位, 其火炎極, 輕則壞目, 重則殞命, 治宜先刺巔頂百會穴以泄毒氣, 用清火活血順氣藥, 加牛膝、石斛引火歸原, 良法也。 若心中煩悶頭眩, 兩目紅腫大痛, 眼珠掛出, 左目尤甚, 至晚即昏沉眩暈(宜五十號復象方加童便服, 眼珠始收)。 若兩目通紅, 甚至起障生翳, 此痧之余毒在肝(宜五十一號臨象方加燈心、白芙蓉葉, 水煎溫服。 曰痧后牙疳, 此痧毒入于胃也(宜五十二號泰象方, 神效)。 曰痧后胸膈痛, 痧毒雖退, 尚留瘀血在胸膈間, 是積血作痛也(宜朱笑散)。
曰婦女倒經痧, 經行之際, 適遇痧發(fā), 經阻逆行, 或鼻紅, 或吐紅, 肚腹腫脹, 臥床不能轉側, 肚腹不痛, 亦為暗痧, 若痧毒攻壞臟腑者不治, 急放痧(宜五十三號大壯方)。 當急救。 若暗痧陡發(fā), 則胎前痧脈溷于有孕, 產后痧脈雜于惡阻, 又無心腹痛可據, 須當究其癥候, 察其聲色, 看有痧筋, 急宜刺破, 肌膚痧壅, 焠刮兼施, 至若痧毒橫行, 肆攻臟腑, 莫可挽回矣。
曰胎前痧痛, 毒氣攻沖絞動, 殞命傷胎, 豈為細故, 至如安胎用白術、當歸、茯苓之類, 痧所大忌, 以痧脹所宜, 惟是破氣破血之味。 又胎孕所忌, 斟酌其間。 活血解毒用金銀花、益母、丹參、 紅花、寄生, 消瘀而不傷胎元。 順氣用香附、陳皮、厚樸、砂仁、烏藥, 行氣而不傷胎氣。 散痧用防風、荊芥、細辛, 透竅而不動胎孕。 消食積用山楂、 卜子、谷芽、麥芽, 寬中而不伐胎性。 采擇于中, 最為穩(wěn)當。 然此等藥, 勢盛難于速效, 權用一二味T藥, 恐于胎氣有妨, 不可不慎(宜五十四號夬象方)。
曰產后痧痛, 產后用藥必須溫暖, 痧癥用藥惟重清涼, 既屬相反, 而處治之方, 毋執(zhí)產后一于溫暖, 亦毋執(zhí)痧癥一于清涼也, 今統(tǒng)制一方, 為臨癥之法, 散痧用獨活、細辛, 破血用桃仁、紅花, 順氣用香附、烏藥、陳皮, 解毒用金銀花、 紫花地丁, 消食用山楂、卜子、神#、麥芽。 如產后常用姜炭、肉桂以溫血, 是痧癥所忌。 痧癥必用荊芥、防風以散痧, 連翹、薄荷以清熱, 又產后所不宜也。 況痧癥脹極, 尤貴大黃、枳實、檳榔以通積滯, 而產后更不可用。 說B痧而用溫脹者益脹, 產而用涼瘀者益瘀, 惟取微溫之氣, 則兩不相妨, 更加童便以清熱消瘀, 豈非良法乎。 (一產婦三日, 腹脹絞痛, 惡露不通。 夫產后痛當在小腹絞痛, 非產后本病。 脈洪數有力, 兼痧無疑, 先飲童便一杯, 少蘇, 剌出毒血, 用二十二號履象方, 痧盡, 惡露行。 一婦產八日, 惡露太多, 忽寒熱, 胸中脹悶, 脈洪大無倫, 今惡露去盡, 此脈不宜, 放紅紫痧筋二條, 便不洪大, 又刺臂指十余針, 用五十五號需象方, 四帖病痊。 一婦產六日, 身痛, 寒熱如瘧, 昏悶, 脈歇止, 指甲黑, 乃兼痧癥也, 刺指七針, 舌底一針, 稍緩, 用五十六號比象方愈)。
曰小兒夾驚痧, 小兒一時痰涎壅盛, 氣急不效, 眼目上翻, 手足發(fā)搐, 肚腹脹滿, 誤作驚治不效, 看有痧筋, 速為出血, 額現痧粒, 急為火焠, 先令痧退, 然后治驚(宜四十五號蒙象方)。
曰痘前痧, 痘本先天, 因時而發(fā), 必由外感, 如痧亦時疫之氣所感, 作脹作痛, 而胎元之毒因之俱發(fā)。 凡痘未見點之前痧脹, 必心胸煩悶, 痰涎壅塞, 甚至昏迷不省, 此其候也。 小兒滑疾之脈, 類于痧癥, 厥厥動搖之脈, 雖若疑似難明, 然有痧筋可辨, 單用藥清之, 痧自退, 痘自起矣。 若痘點既形, 觸穢痘隱者, 痘科自悉, 不載。
(一兒痘初發(fā)犯痧, 腿灣有痧筋二條, 余曰, 兩目少神, 四肢戰(zhàn)動, 痘之候也。 隱隱微點, 痘之形也。 口熱如爐, 紅紫之色, 熱之盛也。 但是痰喘氣急, 腿灣痧筋, 必痘因痧脹而發(fā)。 治宜先透痧, 或兼發(fā)痘, 用五十七號兌象方一帖, 稍冷服, 痘乃發(fā), 十二朝而痊)。
曰痘后痧脹, 痘后中氣多虛, 有感必傷, 一遇暑熱及穢惡即成痧脹, 往往忽然生變, 人多認為惡痘所致, 竟不知痧之為害有如此也(宜二十六號豫象方, 合二十八號恒象方。
曰痘前痘后痧, 論凡痘前后, 見有痧筋, 止可辨其為痧, 用藥治之, 切忌針刺, 非不可針也, 痘變不常, 若一差池, 為害不淺, 故切切不可用針也。
曰瘡癥兼痧。 瘡痛者, 心火血熱所致, 故火盛而膿腫作痛。 然膿瘡雖痛, 必漸漸而來, 非若兼痧之驟。 故凡瘡瘍兼痧, 其腫痛必多可畏處。 況瘡脈多洪數, 兼痧脈固不同, 筋色又可辨驗, 不容混也。 急刺指頭及頭頂(宜五十八號困象方、五十九號萃象方)。
曰痧變腫毒, 痧毒不盡, 留滯肌肉腠理間, 即成腫毒, 急先放痧, 用解毒散痧藥以除其根, 然后審毒所發(fā), 照十二經絡臟腑, 分陰陽寒熱處治, 輕則消, 重則拓, 虛則補, 實則瀉。 若紅腫甚者屬陽(宜五十九號萃象方)。 白色平腫不起發(fā)者屬陰(宜六十號咸象方)。 毒又有半陰半陽者(宜五十八號困象方)。 凡毒穿破后, 護之(宜貼太乙膏)。 若腫毒無膿, 止有毒水流出, 或膿少血多須拔去毒水膿血(宜飛龍奪命丹, 研碎些些, 填太乙膏中, 毒水盡, 但貼膏)。 有毒口難收者, 收之(宜摻紅玉散。 一人發(fā)背, 疽黑爛, 脈沉微, 指頭黑色, 惡熱飲, 此痧變惡毒, 用冷圍藥而成此疽也, 令去圍藥, 放痧訖, 俟痧氣絕, 用六十號咸象方溫托之, 外敷如前法, 另有六十一號蹇象方選用)。
曰痧后調理, 痧退之后, 痧氣已絕, 氣血虛弱者, 急補之(宜六十二號謙象方、 六十三號小過方)。 若屢患痧癥者, 待痧氣既清, 調理之(宜六十四號歸妹方)。 以上三十六變痧也。 列正變之名目, 考正變之癥狀, 備正變之方治, 痧焉瘦哉, 痧焉瘦哉, 以是知養(yǎng)吾之書, 實能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足為軒岐之央B臣也, 余能不祖其說而述之哉。
王養(yǎng)吾曰: 痧癥脈多微緩細澀, 有時弦數, 縱浮大亦虛而無力, 疾徐不倫, 或六脈俱伏, 伏亦無妨。 (鰲按: 又有或左或右一手伏者, 有一部兩部伏者)。 痧氣一退, 脈即漸還。 假如頭疼壯熱, 脈應洪實而反微遲者, 痧也。 如厥冷不語, 脈應沉細, 而反滑數者, 痧也。 大抵痧脈與他脈有異, 脈癥不符, 便舍癥而從脈。 凡診痧無過此, 兩言盡矣。 且痧之毒氣, 沖激于經絡血肉之分, 或脈多洪數, 或沉緊, 或大而無倫, 或洪實有力, 若癥脈稍有不合, 便審痧筋有無。 有則俟刮放后, 再診脈之來復如何, 以斷病之寒熱虛實從治。 無則憑脈斷其寒熱虛實用藥。 如傷寒雜病, 自有本脈, 若一兼痧, 其脈必變病, 必兇暴。 然兼痧之脈, 自可細考而知也。 傷食之痧, 脈多緊實。 傷血之痧, 脈多芤滑。 傷暑之痧, 脈多洪滑而數疾。 傷風之痧, 脈多沉微。 觸穢之痧, 脈多變異不常。 傷氣之痧, 脈多沉伏, 或形如雀啄。 傷寒濕之痧, 脈多沉細耳。 或有痧脈一似陰癥者, 尤不可不辨。 說B痧毒之氣, 阻抑于經絡血肉間, 故多沉伏, 即有別病兼痧者亦然。 如傷寒脈沉遲無力, 是直中三陰經之脈也, 治用熱藥, 固無疑矣。 惟傷寒兼痧, 痧脈與陰癥相似莫辨, 一服溫補熱藥, 痧毒變幻, 悔無及矣。 凡臨傷寒癥, 見有沉微或伏之脈, 一似直中三陰經, 其外視癥候, 稍有不合者, 便取痧筋驗之, 有則為痧, 無則為陰癥施治, 或涼或熱, 萬不失一。 且刮放服藥之后, 血肉經絡之分, 通而無阻, 即按其脈, 便不復如前之沉微或伏矣。 然后按脈辨癥, 治其傷寒, 未有不效者。 至如雜病兼痧, 有沉微或伏之脈, 亦以此法驗之, 誠為至當不易。 是故凡痧察脈, 可決死生。 脈微細者生。 實大急數者重。 脈洪大無倫者兇。 一部無脈者輕。 一手無脈者重。 兩手無脈者死。 六脈無根, 放血服藥不應者, 不治。 諸怪脈現, 放血服藥不應者, 死也。 總之, 治病欲辨明虛實寒熱之法, 斟酌輕重緩急之宜, 惟脈是恃。 若諸脈伏, 不可推測, 醫(yī)者將何以斷驗乎, 故必求他癥以辨之, 方有治法耳。 當諸痛脈伏者, 推驗筋之青紫, 識其為痧。 即諸病不痛而脈伏者, 亦必推驗筋之青紫, 識其為痧。 說B因痧毒氣壅血瘀于經絡間, 故爾脈伏。 若刺放血流, 氣亦泄, 毒無壅阻, 而脈乃復其常。 至于重痧, 傷在三陰, 針刺有所不到, 血流有所不盡, 惟從食積血痰所阻之毒以治之, 脈且隨藥而復, 乃知痧癥脈伏, 反為平常事耳。
陶節(jié)庵曰: 濕霍亂死者少, 干霍亂死者多。 以上不得吐, 下不得利, 上下不通, 腹痛甚而頭疼發(fā)熱, 此為干霍亂也。 犯此死者多, 因其所傷之邪不得出, 壅塞正氣, 陰陽隔絕也, 宜先用吐法, 再服藥。 繆仲淳曰: 絞腸痧屬胃氣虛, 猝中天地邪惡穢污之氣, 郁于胸腹間, 上不吐, 下不瀉, 以致腸胃絞痛異常, 胸腹驟脹, 遍體紫黑, 頭頂心必有紅發(fā), 急尋出拔去之。 急以三棱鎞針刺委中, 擠出熱血, 可立蘇。 次用新汲涼水入鹽兩部B恣飲, 得吐瀉即止。 委中穴在兩膝下彎橫紋中間兩筋之中, 刺入一分。
王養(yǎng)吾曰: 痛而絞動者, 痧毒阻于食積之氣分也。 痛而不移者, 痧毒壅于血分而有瘀也。 發(fā)于頭面上部者, 痧之毒氣上壅也。 纏于手足下部者, 痧之毒血下注也。 上吐下瀉者, 痧氣上下沖激也。 煩悶氣脹者, 痧氣壅塞于心膈也。 惡寒發(fā)熱者, 痧氣遏抑于肌表也。 胸膈偏痛者, 痧之毒血流滯于經絡也。 結滯腸胃者, 食積瘀血為腫為脹也。 吐血便血者, 痧血泛溢而潰敗也。 咳嗽喘急者, 痧毒壅于氣分而生痰逆也。 立時悶死者, 痧之毒血攻心也。 手足軟而不能運者, 痧入于血分, 毒注下部也。 腰脅俱痛者, 毒阻于血分而有瘀也。 半身偏痛者, 毒阻于半身而血瘀也。 身重不能轉側者, 痧之毒血壅瘀, 不能轉運也。 變成癰毒潰爛者, 毒血凝滯, 敗壞肌表也。 (以上宜分表里)。
又曰, 痧癥之發(fā), 未有起于寒者, 然亦有時為寒, 非真寒也。 說B因世人知痧之熱, 而服大寒之劑以致此。 夫犯痧癥, 必其無食積血阻于中者, 方可服寒飲而得效。 若一有食積血阻而飲大寒, 則食不消, 血不散, 積不行, 痧毒反冰伏凝阻, 未有得寧者。 嘗見高巖窮谷中, 行旅感受暑氣, 渴飲澗水而即死者, 是名寒痧。 說B緣痧毒攻心, 服寒飲太過, 痧毒反凝結于心胸, 多致不救也。 若為放痧, 毒血一行, 便無阻滯, 得有其命。 故方書有服陰陽水者, 不獨取井水, 以此故耳。 是以久服涼飲之后, 痧有未痊者, 又當以微溫之藥施之, 略用三香溫和之劑, 誠為權宜之術。 若用桂附干姜吳萸參*之屬, 則又誤矣。
又曰: 治痧當辨身涼身熱, 身涼而內熱者, 宜攻其里, 表熱者, 宜透其肌, 用藥隨時活變, 故不立主方。 (以上言宜分涼熱)。 又曰: 痧癥危極, 昏迷不醒, 即扶不起, 呼不應, 雖欲刮放而不得, 即當用藥救之, 以期必效。 然痧癥用藥, 必須帶冷, 雖未能即周于肌膚血肉間。 其昏迷不省, 乃痧之熱毒沖于心胸, 心即不能自主而昏迷。 若藥帶冷入口, 先從胸膈間順流而下, 則熱毒之氣在心膈間者, 隨藥而消, 故昏者復明, 迷者復省, 即有不省者, 乃食痰血積所阻, 若能攻而下之, 未有不省者矣。 (以上用藥法)。
又曰: 痧脹有一等兇癥, 心胸高起如饅頭者, 不治。 雖曾以升象方治活一婦人, 胸前高突如拳大, 堅如鐵石者, 亦偶也。 背心一點痛者兇。 角弓反張者死。 腰腎一片痛者死。 心胸左右有一點痛者不治。 脅肋痛, 四肢腫痛者難治。 鼻如煙煤者死。 舌卷卵縮者死。 環(huán)口黧黑者死。 頭汗如珠, 喘而不休者死。 昏迷不省, 放痧不出, 服藥不應者死。 痧塊大痛, 服藥不應者死。 此皆實熱為害固然耳。 (以上難治癥)。
又曰: 仲景《傷寒論》中, 不及瘟疫, 何況后世所云痧脹乎?夫傷寒原為傳經熱癥, 說B因六氣陰陽同異不齊, 風熱火統(tǒng)乎陽, 寒燥濕統(tǒng)乎陰, 大抵六氣由表及里, 故云外感, 乃肝脾胃腎與膀胱傳變皆周, 而病自解矣。 至于痧, 有由內而出者, 有自外而入者, 有無端而起者。 或發(fā)于臟, 何臟受之, 或發(fā)于腑, 何腑受之。 或犯兼癥, 或犯變癥, 但止于一經而不傳, 原不拘拘經之手足也。 故內受邪, 則為絞刺, 為脹急, 為悶亂。 外顯于癥, 則為癮疹, 為斑黃, 為吐瀉。 存中形外, 自然之理耳。
又曰: 河間云, 諸熱瞀瘛暴喑, 冒昧躁擾, 狂越詈罵驚駭, 腑腫疼酸, 氣逆沖上, 噤栗如神守, 嚏嘔瘡瘍, 喉痹耳鳴及聾, 嘔涌溢食不下, 目瞇不明, 暴注卒瀉, 瘛暴病暴死, 皆屬于火。 已上諸癥, 今時痧脹十居八九。 至如暴病暴死, 河間但指中風痰厥, 由今觀之, 暴病暴死者, 于痧脹最為酷肖, 想古時不立痧脹之名, 未經說破故耳。 則知痧之屬火明甚。 然火有君相之別。 手少陰經君火也, 右腎命門為手心主, 乃手厥陰包絡之臟, 經言心之原出于太陵, 凡刺太陵穴者, 所以瀉手心主相火之原耳。 又有手少陽三焦合為表里, 神脈同出, 現于右尺一經, 代君行令, 故相火之為病居多, 皆因火性最烈, 其氣上炎, 以致三焦阻塞, 六脈全乖, 昏冒口不能言, 痰喘聲如曳鋸。 然相火作病, 猶有可回。 若犯少陰心君, 確具死癥, 則殞在須臾, 莫謂醫(yī)工藝術之疏耳。 又曰: 事必師古, 何況于醫(yī)。 丹溪治雜病, 以氣血痰三者為先, 說B三者成疾, 人身最多, 能詳審于三法之間, 便可指下奏央B。 至于痧脹, 又何能離此三者乎。 痧有氣塞者, 為喘息, 為脹滿, 為嘔噦, 為頭目脹, 其痛陣緊, 脈必洪數, 屬陽。 有氣閉者, 為昏冒不語, 為口噤目翻, 不省人事, 上下厥冷, 雖痛, 口不能言, 脈必沉伏屬陰。 痧有血熱者, 為煩躁, 為紫斑, 為頭目赤, 為衄, 為口吐紅沫, 脈必實大, 屬陽。 有血阻者, 腰脅痛, 攻心痛, 手足青紫, 脈必緊而牢, 乍大乍小, 屬陰。 痧有痰壅者, 喉中瀝瀝有聲, 吐咯不出, 嘔吐酸水清涎, 脈必弦滑, 屬陽。 有痰厥者, 卒倒僵仆, 手足厥冷, 肌膚芒刺, 遍身青筋, 坐臥不能轉側, 脈必微細, 似有似無, 屬陰。 凡氣血痰之為害于痧, 有如此者, 不得謂陽痧則生, 陰痧則死也。 即使陰痧, 又不比傷寒直中陰經癥, 可用姜桂參*也。 痧脹有脈伏三日, 亦得救活著。 四肢厥冷, 刺血投劑后, 即時溫暖者。 目閉牙噤, 刺血投劑后, 即時睜眼認人, 而言其所苦者。 醫(yī)工能識其竅則危者立安, 失其機, 雖得生全者亦死矣, 可不深為究心, 以救人生命乎。 (以上參集諸家名論)。
又曰: 凡犯痧癥, 仰臥, 將大公雞一只, 放肚上, 雞即伏好, 疼止, 即跳下而愈, 此法試過亦驗。 又法, 痧癥屬肝經者多, 肝附于背第七骨節(jié)間, 若犯痧, 先循其七節(jié)骨縫中, 將大指甲重掐入, 候內骨節(jié)響方止, 以鹽涂之。 如不響, 必將鹽重擦, 必使透入, 方能止疼。 (以上腹痛治法)。
又曰: 治霍亂腹痛之甚, 以新汲水百沸湯各半合飲之, 甚效。 說B上焦主納, 中焦腐化, 下焦主出, 三焦通利, 陰陽調和, 升降周流, 則臟腑暢遂。 一失其道, 二氣淆亂, 濁陰不降, 清陽不升, 故發(fā)為嘔吐霍亂之病。 飲此湯即定者, 分理陰陽, 使得其平也。 此即無病, 凡夏月早起, 或臥間, 用一盞, 亦能清暑調中消食。 (以上論陰陽湯之利益)。
凡痧癥飲湯藥, 云稍冷者, 九分冷一分溫也。 云微冷者, 八分冷二分溫也。 云微溫者, 冷者四分之三, 溫者四分之一也。 云冷服者, 十分生冷也。 云溫者, 四五分溫也。 (以上湯藥規(guī)則)。
又曰: 痛時則不欲飲食, 痛后亦有不喜食者, 有食而作脹復痛者, 或疑傷寒而餓壞者, 其間飲食最要斟酌, 宜忌不可不審也。 夫發(fā)痧忌熱湯熱酒粥湯米食諸物, 若飲熱湯酒, 輕必變重, 重必至危。 吃米物恐結成痧塊, 日久變生他疾, 難于救治。 如有食消不殞命者, 亦幸耳。 故痧病略松, 胸中知餓, 設或驟進飲食, 即復痧脹, 立能變重, 必忍耐一二日, 乃可萬全。 更見禪僧痧脹, 愈后再不復發(fā), 以無葷腥故也。 今后凡遇痧病得愈者, 當知所戒, 即無屢發(fā)之患。 如傷寒不飲食至一候兩三候不妨者, 以邪氣填胃口也。 痧脹十日五日不飲食亦不妨者, 以痧氣滿塞胸膈也。 惟俟痧氣盡, 然后與之。 生姜痧癥大忌, 切不可泡湯服, 或作藥引, 犯之必死。 今將宜忌食物開列, 醫(yī)家病家, 各遵毋忽。 食忌生姜、棗、圓眼、川椒、胡椒、辣醬、煙、茶、酒、 滾湯、索粉、醋、面、面筋、豬肉、羊肉、雞、魚、蔥、蒜、芥、菜瓜、茄、菱、 糯米食、糖食、桃、梅、李、杏一切甜物, 食宜黑沙糖、芋艿、食鹽、荸薺、百合、 藕、西瓜、燈心湯、山楂湯、萊菔子湯、蘆根湯、陳香櫞湯、陰陽水。 然即所宜, 亦必等痛止后, 知餓方可吃。 清水飯湯如米粥米糊亦宜少用, 且須冷吃, 不然, 則復發(fā)。 (以上食物忌宜)。
忌藥切勿犯(人參 白術 山藥 黃耆 熟地白芍 甘草 茯苓 豬苓 半夏 白芷 蒼術 升麻 肉桂 附子 吳萸 干姜 生姜 五味 木瓜 竹瀝 杜仲杞子 故紙 茯神 棗仁 蓯蓉 巴戟 柏子仁 凡治吐癥, 用半夏、藿香。 獨痧癥作吐, 半夏性燥, 須防火邪, 切不可用。 藿香惟取其正氣, 以治穢濁, 倘腸胃中有食積瘀血, 阻滯痧毒, 驟用此以止吐, 反有閉門逐盜之憂矣)。
宜藥須酌用(陳皮 枳殼 荊芥 柴胡 葛根薄荷 青皮 枳實 防風 前胡 厚樸 紫 蘇 細辛 獨活 桔梗 香附 郁金 木香 砂仁 烏藥 連翹 蓁艽梔子 貝母 天冬 杏 仁 桑皮 赤芍 香櫞 丹參 山楂 紅花 蘇木 桃仁 三棱 莪術 麥芽 神# 麥冬 牛膝 牛蒡 澤蘭 菔子 茜草 銀花 香茹 地丁 甘菊 青黛 乳香 阿魏 膽星 雄黃 天竺黃 蠶沙 沒藥 角剌 牛黃 麝香 明礬 石膏 龜甲 姜蠶 童便梅花 板藍根 小青草即血 見愁 紅蓼子 紫荊皮 火麻仁 劉寄奴 益母草 地骨皮 穿山甲 白芥子 元胡索五靈 脂 痧癥寒熱, 不由外感, 其毒從鼻吸而入, 搏擊肌表, 羌活 麻黃, 俱在所禁。 如荊芥、細辛善能透竅, 說B惡毒之氣由竅而入, 故用以治痧, 亦由竅而泄。 若防風乃臣使之品, 取為透竅之佐, 不比麻黃、羌活專主發(fā)表, 反有升發(fā)火毒之慮也)。
忌宜相半藥(羌活 藿香 檀香 當歸 黃連元參 川芎 沉香 丁香 生地 黃芩 花粉 木 通 大 凡忌宜相半之藥, 如必不得已而欲用之, 輕者止可用半分至三分, 重者亦只可四五分至錢部B)。
防風 細辛 陳皮 枳殼旋覆花 荊芥穗 等分, 水煎, 稍冷服。 頭面腫, 加薄荷、甘菊。 口渴加天花粉。 手足腫, 加威靈仙、牛膝、金銀花。 腹脹, 加大腹皮、厚樸。 吐不止加童便。 內熱, 加連翹、知母。 血滯, 加茜草、丹皮。 痰多, 加貝母、瓜蔞霜。 小腹脹痛加青皮。 寒熱, 加柴胡、獨活。 赤白痢加檳榔。 食積腹痛, 加山楂、菔子。 喉腫, 加射干、 山豆根。 心痛, 加莪術、延胡索。 觸穢, 加藿香、薄荷。 瘀血面黑, 加紅花、蘇木。 放痧不出, 加蘇木、桃仁, 倍細辛、荊芥。 以上加減法, 大同小異, 余可類推, 后不具載。
此方專治感風成痧之劑。
歌曰: 干象風痧腹痛頻, 嗽煩身熱汗頭疼, 荊防細殼陳旋獨, 時氣相干一服寧。
香茹 薄荷 連翹各一錢金銀花 紫厚樸 木通各七分 水煎, 冷服。 此方專治傷暑成痧之劑。
歌曰: 暑痧姤象止頭眩, 自汗如傾吐瀉兼, 荷澤翹通車藿樸, 香茹瓜豆是更須。 此首歌內有加味。
香茹 紫蘇 厚樸 山楂枳殼 菔子 陳皮 青皮 等分, 水煎冷服。 汗多者本方去紫蘇。 此方專治暑熱成痧之劑。
歌曰∶暑脹難當遯象名, 香茹楂樸殼陳青, 更加菔子蘇隨意, 竹葉石膏湯亦靈。
藿香 香附各四分 薄荷葉七分 枳殼 連翹 山楂 元胡索各一錢 水煎, 冷服。 此方專治陰痧之劑, 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
歌曰: 否象陰痧手足涼, 腹疼穢氣觸而成, 延胡殼木楂香附, 砂藿連翹薄荷增。 此首歌內有加味。
防風 荊芥各一錢 川芎三分 連翹 陳皮 表皮各八分 水煎, 稍冷服。 食不消, 加山楂、菔子。 有積加檳榔。 心煩熱, 去川芎, 加山梔子。 痰多, 加貝母、白芥子。 氣壅, 加烏藥、香附。 血壅, 加桃仁、紅花。 郁悶不舒加細辛。 食積, 加三棱、莪術。 暑熱, 加香茹、厚樸。 大便秘, 加大黃、枳實。 小便秘, 加薄荷、射干、牛蒡子, 去川芎。 咳嗽, 加桑皮、馬兜鈴。 此方專治陽痧之劑, 腹痛而手足暖者是也。
歌曰: 觀象陽痧手足溫, 多因氣郁痛相尋, 荊防陳細檳翹郁, 煩熱梔香菔子青。
地骨 薄荷 山梔 丹皮天花粉 元參 細辛 等分, 水煎, 稍冷服。 此方專退痧熱之劑。
歌曰: 斑痧剝象是良方, 嘔吐頭眩發(fā)紫斑, 地骨梔元花粉細, 丹皮薄荷便身涼。
元胡索 蘇木 五靈脂天仙子各一兩 莪術 廣皮 三棱 枳實厚樸 檳榔 姜黃各七錢 烏藥五錢 降香沉香各三錢 阿魏二錢 香附四錢 菔子一兩 水泛丸, 每十五丸, 砂仁湯下。 此方專治食積壅阻痧毒, 瘀痛難忍, 頭面黑色, 手足俱腫, 胸腹脹悶等癥。
歌曰: 烏痧惡癥痛難當, 晉象丸方果是強, 蘇木延胡陳附樸, 蓬棱阿魏菔檳榔, 靈脂烏藥天仙子, 枳實姜黃沉降香, 水泛為丸如綠豆, 砂仁湯送月圓雙。
月圓雙者, 每服十五丸也。
沉香 檳榔各五錢 卜子枳實 厚樸各七錢 山棱 蓬術 天仙子廣皮 各六錢 蔻仁 烏藥各四錢 木香三錢姜黃五錢 水泛丸, 每三十丸, 砂仁湯稍冷服。 此方專治痧氣急, 胸腹脹痛, 迷悶昏沉。
歌曰: 暈痧大有救昏迷, 厚樸天仙卜廣皮, 白蔻姜黃檳枳橘, 蓬棱烏藥木香齊。
五靈脂 廣皮各一兩 青皮 天仙子 三棱 蓬術 姜黃各七分 枳實 六錢 蔻仁 烏藥各五錢 木香 沉香各二錢 阿魏一錢 制法、服法, 同八號。 此方專治痧癥氣壅血阻, 昏迷不省, 偏身沉重, 不能轉側。
歌曰: 坎象同前氣阻壅, 青陳烏藥實棱蓬, 仙靈白蔻兼阿魏, 更有姜黃沉木央B。
郁金二錢 細辛一兩 降香三錢 荊芥五錢 每末三匙, 清茶稍冷服。 此方通治痧癥之仙劑。
歌曰: 絞腸痧痛病非常, 節(jié)象仙方效最良, 郁細降香荊芥穗, 三匙細末和茶漿。 以下七方俱屬此條。
三棱 蓬術 白芥子延胡索 卜子各一錢 枳殼 青皮 烏藥各八 分 紅花七分 香附四分 水煎, 稍冷服。 此方專治痧氣內攻之劑。
歌曰: 屯象祛痧氣內攻, 蓬棱白芥枳延紅, 卜青烏藥同香附, 任是盤腸一劑通。
降香五錢 牛膝二兩大紅鳳仙花 紅桃花 紅花各七錢 白蒺藜一兩 為末, 砂糖調童便沖服。 此方專治痧毒中腎之劑。
十三號革象方
郁金 沉香 木香各一錢 烏藥三錢 降香二錢 細辛五錢 每末三 錢, 冷水服。 此方專治痧氣寒凝之劑。
歌曰: 痧氣寒凝革象方, 郁沉烏降木辛將, 共來為末三錢服, 定使陰寒見太陽。
三棱 蓬術 卜子 青皮 烏藥 檳榔 枳實各一錢 水煎服。 此方專治痧癥因于食積者。
歌曰: 豐象多緣食積因, 青烏卜實與蓬棱, 楂檳神#能消食, 水二煎成取八分。
細辛 大黃 枳實 厚樸 桃仁 青皮 火麻仁 等分, 水泛丸, 每服一錢, 重者二錢, 再重者三錢, 燈心湯稍冷下。 此方專治痧癥大便干結, 氣血不通, 煩悶壅盛昏沉者。
歌曰: 明夷干結便難通, 煩悶昏沉氣血壅, 蔞實將軍辛厚樸, 二仁水滴滯消融。 此首歌內無青皮, 有瓜蔞。
三棱 蓬術 厚樸 山楂 枳實 卜子 連翹 青皮 陳皮 細辛 等分, 水煎, 冷服。 此方專治痧癥氣食壅盛者。
歌曰:師象連前有七方, 絞腸痧內療多般, 青陳楂樸蓬棱實, 卜子連翹與細看。
五靈指 菔子 山楂神# 青皮各一兩 蓬術 厚樸各八錢 三棱 檳 榔各七錢 蔻仁 烏藥 姜黃各五錢沉香 木香各三錢 阿魏二錢 丁香一錢水泛丸, 每一錢, 紫荊皮湯下。 此方專治痧癥食積成塊, 痛而不已, 推上移下, 日久叫喊, 筋脈抽掣之癥。
歌曰: 艮象抽筋手足疼, 青筋脹起筋粗痕, 三香楂卜神靈蔻, 烏藥蓬棱樸實青, 阿魏姜黃檳治塊, 丸吞十粒紫荊皮。三香, 沉、木、丁也。
木香 檀香 沉香 等分, 為末, 每服五分, 砂仁湯微冷下。 此方專治過飲冷水痧不愈者。
歌曰:賁象皆由飲冷過, 三香末服暗痧多, 皆因暑熱寒冰受, 凝結于中毒阻何。
白蒺藜二兩 澤蘭 姜黃 卜子 山楂 茜草 土貝母各一兩 元胡 索 五靈脂各兩五錢 檳榔七錢 金銀花八錢 烏藥 青皮各六錢 桃仁一兩二錢每末 一錢, 溫酒下。 此方專治食積瘀血, 痧毒凝滯成塊, 日久不愈之癥。
歌曰: 大畜能消積食瘀, 毒凝成塊久難除, 澤蘭白蒺姜黃菔, 茜草青檳烏藥俱, 楂肉銀花土貝母, 桃仁胡索五靈脂。
沒藥三錢 細辛四錢白蒺藜 元胡索 桃仁各一兩 降香三錢每末一錢, 酒下。 此方專治血郁不散之癥。 暗痧難識, 為病亦多, 故立賁、損、大畜三方。
歌曰: 歌曰: 落弓痧脹最難醫(yī), 痰喘昏迷不醒時, 睽履中孚分辨治, 放痧去血復何疑。
枳實 菔子各一兩郁金二錢 烏藥 連翹各八分 共為末, 茶清稍冷下。 此方專治痧氣郁悶之劑。
歌曰: 睽象方原開郁悶, 翹烏菔實郁金施, 丹參楂肉銀花佐, 共末茶清冷服之。 此首歌內有加味。
刺蒺藜 獨活 桃仁蒲黃 紅花 元胡索 烏藥各一錢 枳殼七分 香附三分 水煎, 微溫服之。 此方專治痧癥因于血郁者。
歌曰: 履象專攻血郁癥, 桃仁獨活殼蒲黃, 延胡白蒺烏香附, 牛膝童尿貝母強。
中孚方 紅花 青皮 蒲黃各一錢 香附四分 枳殼六分 貝母二分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血痰之癥。
歌曰: 中孚專治血痰 , 貝附青紅枳殼蒲, 已上落弓宜選用, 昏沉發(fā)暈一時蘇。
陳皮 青皮 山楂厚樸 烏藥 等分水煎, 冷服。 痰多, 加貝母、白芥子。 頭汗, 加枳實、大黃。 口渴, 加薄荷、花粉。 血瘀, 加香附、桃仁、延胡索。 痧筋不現, 加細辛、荊芥。 此方專治痧癥因氣阻者。
歌曰: 痰潮噤口語無聲, 氣阻咽喉閉塞成, 漸象青陳楂紫樸, 延胡香附可回生。 又
歌曰: 痰涎壅盛樸鵝痧, 莫認喉鵝藥用差, 震豫解方來救治, 外吹內服妙堪夸。
天竺黃 硼砂各二錢朱砂一分 元明粉八厘 冰片五厘 共為細末, 吹喉中。 此方專治痧癥咽喉腫痛。
歌曰: 震象咽喉腫痛頻, 朱硼冰片竺元明, 細研吹入喉中好, 拽鋸之聲一旦寧。 痧脹之害, 甚于喉風。
劉寄奴 荊芥 紅花茜草 丹皮 赤芍各一錢 烏藥五錢 香附三分 蒺藜八分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血滯之癥。
歌曰: 豫象方醫(yī)血滯凝, 寄奴茜草蒺藜荊, 紅花赤芍丹皮共, 香附還同烏藥并。
牛蒡子 蘇梗 薄荷甘菊 貝母 金銀花 連翹 枳殼各一錢桔梗五分 烏藥四分 水煎, 微溫, 加童便服。 此方專治痧癥咽喉腫痛。
歌曰: 解象咽喉屬命焦, 牛蒡枳殼桔連翹, 菊花蘇梗金銀貝, 烏藥須添腫即消。
大腹皮黑豆湯泡洗廣皮 細辛 菔子 前胡 麥芽各一錢 山楂二兩, 先煎湯, 代水煎藥, 稍冷服。 此方專治痧氣食結, 胸中飽悶, 腹中絞痛。
歌曰: 瘟痧為病有多端, 恒象方中大腹前, 細麥菔陳先六味, 山楂濃汁更須煎。
蘇木二兩 刺蒺藜元胡索 桃仁 紅花各一兩 獨活三錢 降香 姜黃 赤芍各六錢 五靈脂七錢 大黃五錢 香附 烏藥 三棱 蓬術 陳皮 青皮 角刺各四錢 每末二錢, 酒下。 此方專治痧毒血瘀成塊, 堅硬突起不移者。
歌曰: 滿痧跌倒最希奇, 緊閉牙關事不知, 升象血瘀堅突塊, 延蘇獨活降靈脂, 桃紅赤芍二黃附, 烏藥青皮角刺宜, 更有三棱蓬術等, 共研細末酒相資。 二黃, 姜黃、大黃也。
蓬術 紅花 澤蘭 桃仁 烏藥 桔梗 川芎 牛膝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紫痧之劑。
歌曰: 紫成痧怪異多, 若求井象免沉, 澤蘭芎桔桃烏藥, 牛膝紅花術用莪。
香附 菔子 檳榔山楂 陳皮 薄荷 連翹各等分 木香磨二分 水煎, 加砂仁末五分沖和, 稍冷服之。 此方專治痧癥食積氣阻之劑。
歌曰: 三十二號隨象方
赤芍 陳皮 桃仁枳實 茵陳 黃芩 瓜蔞仁 金銀花 山梔連 翹各一錢 大黃三錢 煎, 微溫服。 此方專治痧癥毒結于大腸之劑。
歌曰: 銅痧遍體似姜黃, 隨象除瘀結大腸, 青赤芩翹桃枳實, 姜茵梔子大黃嘗。
木香 沉香各五錢砂仁 卜子各八錢 檀香三錢 五靈指六錢水 泛丸, 每服五分, 白湯下。 此方專治過服冷水痞滿者。
歌曰: 痧塊成形痞悶多, 單求巽象莫能過, 三香卜子砂仁共, 再入靈指脅痛瘥。 三香, 沉、木、檀也。
香附 紅花各四分桃仁 大黃 貝母 山楂 赤芍 青皮 五靈指 各一錢 水煎, 微溫服。 此方專治痧癥因于血實者。
歌曰: 小畜同前因血實, 桃紅貝附青楂赤, 靈脂還共大黃煎, 氣滯血凝全沒得。
歸尾 枳殼 赤芍各一錢 山楂 菔子各二錢 厚樸八分 水煎, 微冷服。 此方專能消食順氣和血。
歌曰: 身重消瘀解毒先, 家人氣順食消兼, 樸楂卜殼同歸尾, 赤芍相和用水煎。
蘇木 桃仁 紅花各一錢 青皮八分 烏藥四分 獨活六分 劉寄奴 一錢 白蒺藜錢二分 水煎, 微溫服。 此方專治血結不散之劑。
歌曰: 益象同前因血結, 桃仁蘇木并紅花, 寄奴白蒺青烏獨, 轉側如常不用嗟。
菔子二錢 檳榔 山楂 連翹 赤芍 金銀花各一錢 防風 烏藥 元胡索 炒枳殼 桔梗各七分 水煎, 稍冷服。
歌曰: 無妄兼寒食血成, 防延桔殼菔楂檳, 翹烏赤芍銀花共, 沉暑沖心痧發(fā)昏。
桃仁 蘇木 烏藥香附 白蒺藜末 獨活 澤蘭 山楂 水煎, 微冷服。 此方專治痧癥類傷寒。
歌曰: 噬嗑頭疼發(fā)熱攻, 類傷寒癥最為兇, 桃蘇烏附澤蘭蒺, 獨活山楂可奏央B。
柴胡 菔子 山楂連翹 紅花 枳實 荊芥 花粉 熟大黃二錢 水煎, 冷服。 此方專治先因傷食, 發(fā)熱口干等癥。
歌曰: 頤象方因傷食先, 口干身熱癥同前, 柴翹楂菔紅荊粉, 枳實將軍酒制煎。
射干 馬兜鈴 桑皮桔梗 薄荷 天花粉 元參 貝母 枳殼金銀花 甘菊 等分, 水煎, 溫服。 嗽甚加童便沖服。 此方專治痧似傷風咳嗽。
歌曰: 四十一號離象方
青皮 厚樸 枳殼柴胡 貝母 知母 藿香 檳榔 陳皮 葛根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痧癥痰氣壅盛。
歌曰: 離象之痧瘧疾兼, 熱寒迷悶壅痰涎, 葛柴知殼青陳樸, 檳藿祛除夏月天。
貝母二錢 姜黃一錢細辛 紅花各八分 青皮 厚樸各七分 荊芥六 分 烏藥五分 水煎, 沖砂仁末五分, 微冷服。 此方專治痰氣壅塞之痧。
歌曰: 四十三號鼎象方
牛膝二錢 獨活 枳殼 桃仁 連翹 澤瀉 赤芍 山楂 姜黃蒲黃 各一錢 水煎, 微冷服。 此方專散瘀毒, 引火下行。
歌曰: 鼎象同前瘀毒除, 為因引火下行時, 翹牛獨枳楂桃澤, 赤芍姜蒲次第施 。
牛膝二錢 金銀花丹皮 連翹 細辛 延胡索 澤蘭 白芨蒲黃 木 通各一錢 水煎, 沖童便微溫服。 此方專治小腸經痧。
歌曰: 小四十五號蒙象方
天竺黃 膽星各三錢雄黃 朱砂各五分 麝香 牛膝各三分 甘草湯 泛丸梧子大, 每服三丸, 白湯下。 此方專治痰涎喘急之痰。
歌曰: 蒙象痰涎喘急聲, 朱雄天竺膽南星, 麝香研末牛黃共, 甘草湯丸拔盡根。
旋覆花 丹參 姜黃橘紅 元胡索 穿山甲 赤芍 澤蘭 山楂角 刺 此方專治半身不遂痧。
歌曰: 半身不遂毒來攻, 渙象丹延澤橘紅, 角刺穿山楂赤芍, 姜黃旋覆氣平胸 。
澤蘭 延胡索 赤芍桃仁 陳皮 紅花 烏藥 獨活 丹參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內傷兼痧。
歌曰: 訟象兼屬痧內傷, 丹烏延赤澤為蘭, 陳桃獨活銀花取, 不畏煩勞咳嗽痰。 此首歌內加金銀花。
歸身 山楂 紅花枳殼 赤芍 川斷 青皮 茜草 丹參 連翹 微溫服 此方養(yǎng)血和中之劑。
歌曰: 同人吐衄便紅增, 養(yǎng)血和中此劑平, 楂殼赤紅翹茜草, 歸青續(xù)與共丹參。
白蒺藜 荊芥炭 赤芍 薄荷葉 青皮 陳皮 等分, 水煎, 微冷服。 此方專治痧癥氣血阻塞。
歌曰: 坤象同前血阻明, 肚心肺部患非輕, 蒺藜赤芍薄荷葉, 荊芥青皮又用陳。
連翹 山梔 茜草 枳殼 丹皮 赤芍 牛膝 金石斛 金銀花草決 明 水煎, 沖童便服。 此方專治眼目怪癥痧。
歌曰: 眼目奇痧復象方, 梔翹茜草決明當, 銀花石斛丹牛殼, 赤芍還加童便良。
羚羊角 生地 黃連木通 荊芥 谷精草 赤芍 生甘草 甘菊大 黃 木賊草 羌活 望月沙 水煎服。 此方專治痧毒在肝目生障翳。
歌曰: 臨象同前用二生, 連通菊賊芍羌荊, 羚羊望月谷精草, 一著將軍眼倍明。
人中白三錢 花粉硼砂 青黛各一錢 生甘草 兒茶 薄荷葉細茶 葉 黃連各五分 冰片一分 牛黃 珠子各五厘 研至無聲, 先用濃茶洗去腐肉, 吹之。 此方專治痧后牙疳。
歌曰: 痧后牙疳泰象神, 兒茶花粉黛官硼, 牛黃珠子人中白, 薄荷黃連一片冰。
桃仁 紅花 山楂獨活 細辛 香附 青皮 水煎, 沖童便服。 此方專能行經散痧。
歌曰: 倒經大壯婦人科, 腹脹雙紅可奈何, 獨細青紅香附米, 楂桃多用便相和。 雙紅, 謂經水紅及鼻紅也。
桑寄生 紅花 香附荊芥 菔子 益母草 細辛 神# 水煎, 沖砂仁末服。 此專治胎前痧癥。
歌曰: 央象胎前痧所侵, 寄生益母附紅荊, 細辛卜子兼神#, 沖服砂仁藥更靈。
獨活 細辛 丹參柴胡 牛膝 烏藥 山楂 陳皮 金銀花益母草 金石斛 水煎, 溫服。 此方專治產后痧癥。
歌曰: 絞痛非常產后虛, 消瘀需象獨陳皮, 柴丹益母辛牛膝, 石斛楂烏即便除。
香附 姜黃 桃仁 蘇木 山楂 丹參 牛膝 艾葉 柴胡 獨活金 執(zhí)業(yè)獸醫(yī)銀花 益母草 水煎, 稍溫服。 此方專治產后痧癥。
歌曰: 比象同前蘇木姜, 楂桃益母艾柴香, 銀花牛膝丹參獨, 縱有諸邪亦不妨。 姜, 姜黃也。
荊芥 防風 連翹紅花 青皮 卜子 桔梗 枳殼 山楂 牛蒡 子 此方專治小兒痘前痧癥。
歌曰: 痘前痧脹用心專, 兌象荊防桔?, 青殼牛蒡楂菔子, 紅翹共劑自安痊。
羌活 紅花 荊芥木通 當歸 牛膝 青皮 連翹 蟬退 牛蒡子 此方專治痧后熱毒, 流連不已, 致成瘡瘍。
歌曰: 困象瘡瘍熱毒攻, 羌防歸膝芥翹通, 青皮暗退紅花合, 腫痛兼痧一旦空。
甘菊 荊芥 紅花甘草 木通 連翹 土貝母 金銀花 牛蒡子 柴花地丁等分 胡桃肉一枚 水煎溫服。 此方專消痧后余毒, 發(fā)為癰瘍紅腫, 緣痧毒留滯肌肉骨腠間者。
歌曰: 萃象同前毒發(fā)紅, 金銀土貝菊翹通, 荊防甘草地丁紫, 引用胡桃肉一宗。
人參 當歸 黃耆 甘草 牛膝 紅花 貝母 角刺 白芷 山楂 金銀花 加胡桃肉一個, 水煎空心溫服。 此方專治痧后余毒, 流連氣血不能即潰者。
歌曰: 咸象變成惡毒癥, 參耆歸貝草銀紅, 山楂角刺胡桃芷, 莫使流連氣血攻。
乳香 沒藥 貝母雄黃 花粉 黃連各一錢 大黃半炒半曬赤芍各二錢 牛蒡子錢二分 甘草七分 穿山甲土炒七分 每細末五分, 蜜湯下。 此方專治痧后熱毒, 發(fā)癰發(fā), 疼痛不已。
歌曰: 蹇象癰疔不可當, 川連乳沒貝雄黃, 將軍赤芍穿山甲, 細末還調是蜜湯。
人參 茯苓 當歸白術 白芍 黃耆 陳皮 川芎 熟地 甘草 空 心服。 此方痰后調理之劑。
歌曰: 痧退調和謙象稱, 芎歸熟地芍參苓, 陳皮耆術生甘草, 煎服空心氣血平。
金銀花 土貝母 牛蒡子 白扁豆子 山藥 山楂 當歸各一錢人參 四分 甘草三分 胡桃肉一枚 蓮肉六枚 水煎空心溫服。 此方痧退后調理之劑。
歌曰: 小過同前調理清, 銀花土貝草歸參, 蒡楂扁豆兼山藥, 蓮肉胡桃引用明。
炒鹽 枯礬各一兩炮川烏 甘草各五錢 干姜三錢 飯丸, 每服一錢, 白湯溫服。 新犯痧者, 一二服即愈; 久犯痧者, 十服全愈。 說B用甘草以助胃, 用姜、烏以充胃, 用枯礬以解毒, 用食鹽以斷痧, 五味之妙用, 誠為千古之良方。 若病人素本虛寒, 必加倍多服, 方能有效。 此方專治屢患痧癥, 必待全愈然后服之, 以絕其根。 若痧氣未除, 切不可服, 恐甘者能作脹, 熱者反能助邪也。
歌曰: 婦妹常沾要絕根, 待他全愈斷痧靈, 礬鹽烏草干姜共, 米飯為丸湯送溫。